回复帖子
用户名:   *您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论坛密码?    标题采用“回复:XXX....”
主题标题:  *不得超过 200 个汉字
当前心情
上一页 发帖表情 下一页
内容
高级设置: 签名: 回帖通知: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7/3 12:49:26)
--  作者:天蓬
--  

6月28日(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6月28日,我离开岑溪,长距离骑行160多公里,到一个叫沙头的小镇住下,今天早三点半我从那里出发,骑行100多公里后已经于今天中午到达此行的第三站——贺州八步区。

  再向大家介绍一个我在岑溪访问的一个学校吧,这个学校是我们准备捐赠图书室的学校之一,这里原来是没有给孩子们看的图书的……

  这个学校叫“蓝白小学”,实际上学校名字中的“蓝”字应该写成“石”旁加上“化”字,我无法打出这个字来,权且用“蓝”字暂时代替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里的老师在敲钟上课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老师的这张“讲台”桌子居然没有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这里老师们的办公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墙上是这个学校曾经有过的荣誉,据介绍,这里出来的学生有多个进入“北大”、“清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里的校舍也在几年前被评定为“D”级危房,这些房子还是1956年群众投工投料建起来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瓦已经残缺不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教室里到处是漏雨的痕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长长的裂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曾经的宿舍,已经不敢住人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已经是满天星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危房中上课的孩子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学校的规模同前面介绍的民主小学差不多,也是1-6年级加一个人数不多的学前班;这里有6位老师,160个学生……

  他们以前已经多次申请改造校舍,但总没有下文,这两年他们也不申请了,“就这样挨吧……”

  这些孩子怎么办?非得等房子真的垮了?

  其实他们的要求不高,只希望能够建一个有六间教室的二层教学楼,让孩子们可以平安地读书……

  一谈起来可能会有人帮助建教学楼,校长高兴地马上画起规划图来……

  到这个学校去先要到离开县城65公里的水汶镇,然后在化近两个走泥泞的土路才能到这个学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校长钟树珍电话0774-5355005手机13977451143

  再介绍一个我27日在岑溪访问的学生:

  这个孩子叫胡妙玉(女,汉族,16岁),家里6口人,奶奶于桂英,80岁了;母亲李瑞葵,48岁;大哥胡盛汉,高中毕业,现在在广东打工;二哥胡瑞,读高中一年级辍学,现在在广东打工;三哥胡盛喜,在岑溪中学读高二……

  孩子的父亲2000年夏天在田里劳作时,被发怒的牛顶死,她家上一年伯父刚被石头砸死……

  这个家庭有3亩水田,每季可以收获稻谷2000斤左右(两季),口粮没有问题,现在无牛,全靠母亲手工劳作……

  两个在外打工的哥哥由于收入不高,很少有钱寄回来(今年还没有寄过),三哥读高中的费用(每年包括生活费用需要5000元左右),这个学生自己则每年需要2000元左右,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是这个家庭最大的负担了;现在学生本人在学校的生活费用,家里每月可以给80元左右,但有时不能保证……

  这个孩子已经参加中考,她自己认为成绩可以考进最好的高中,她希望能够去读大学,将来做个农业方面的研究人员,但家里难以为她准备上高中的费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她的家,这座房子和里面的家具是用伯父死亡赔偿的1.2万元建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她和母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学生自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学生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是李文手机13788148396

  如果有朋友有愿意帮助这个学生去读高中的意向,请同《心桥助学》(www.xqhelp.comwww.xqhelp.comwww.xqhelp.com)具体联系,建议每学期汇给这个孩子1000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12:51:36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30 16:11:27)
--  作者:天蓬
--  

6月26日再继续(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26日,我们还走访了6位希望能够得到帮助的贫困学生家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孩子叫覃月群,17岁,汉族。是岑溪市大业镇二中毕业班的学生,上午,她们刚完成“中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就是覃月群的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们在家访时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大量奖状和证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也是一个多子女家庭,为了有个儿子,他们的父母一连生了6个……

  结果,单靠2亩薄田生活的没有什么大本事的父母没有能力使这个家庭摆脱贫困的命运(父亲农闲时可以在附近做些建筑上的泥工活,挣得些收入;但他们做自家的田连牛都没有,是全靠人工的);覃月群的三个姐姐尽管成绩都很优异,但都只读到小学、初中,然后辍学出去打工了(大姐已经成家,二姐三姐目前也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她的小妹妹已经14岁,下半年将进入初中学习,12岁的弟弟读到了5年级……

  这张照片是覃月群的母亲、大姐姐(刚回家来探望母亲)和小妹(成绩也很优秀)小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覃月群对刚进行过的考试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考进最好的高中,但能不能去读呢?她没有把握——几个姐姐的命运已经做了解答——她期望等到帮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班主任对学生评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有朋友有愿意帮助这个孩子读高中的意向,请同《心桥助学》(

  www.xqhelp.com)具体联系,建议每学期汇给这个孩子1000元(实际汇款时间建议在9月初开学时,待开学前《心桥助学》将公布孩子所上学校具体班级、家庭的具体地址以及汇款办法)。

  这是我们昨天在走访计划外走访的一个初中学生,她叫林中水(汉族,14岁),这是我在她的学校给她和她的班主任拍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林中水的父母和妹妹(11岁,是母亲在拣废品时抱回来的弃婴,在读小学三年级,是个很机灵的孩子),她还有个17岁的哥哥,在梧州读技校(每学期要交学校800元,每月家里给他生活费用120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父亲林汉森已经70岁了,由于贫困,50岁才成的家;母亲52岁,原来是农民。

  父亲原来是县林科所的职工(1981年到这个单位做工转正),1997年办的退休,现在可以拿到每月740元的退休金,但他不幸患了脑中风虽然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他们住的是单位的一套宿舍房(五楼上)……

  除父亲的退休金外,就是靠母亲每天到街道上去拣拾废品来换取些收入了,据母亲讲,每月可以有50-60元左右的收入。他们家里堆满了废旧物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他们没有土地,吃的用的全靠买来,现在烧一罐煤气都要8-90元了,还要供三个孩子读书;家里最大的开支是父亲需要的经常的治疗,仅本月,买药品的钱就花掉了500元,并且只要没有住院就没有办法报销,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我同林中水这个孩子的短暂交谈却给人一种很大气很懂事的感觉,班主任老师谈到这个孩子时抑不住喜爱之情,老师介绍说:这个孩子是一个品学兼优、有远大理想、自尊自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优秀生,学校成绩优秀,班干部工作优秀——我还很少看到一个班主任老师一下子把这样多的溢美之词堆砌到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身上……

  我们看看在她家里看到的她的奖状和证书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孩子在学校吃住,现在她的生活费用被父母严格控制在100元以内(家里也确实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供她了),日常的一些小用品费用她也只能从这个钱里省出来……

  学生自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孩子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是吴涛(男),手机13607745956电话0774-8238978

  如果有朋友有愿意帮助这个孩子的意向,请同《心桥助学》(www.xqhelp.com)具体联系以取得具体地址和联系办法,建议每学期汇给这个孩子500元(每月100元),作为对这个孩子生活费用的资助,并建议同这个孩子通信做思想上的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30 16:17:44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9 12:09:55)
--  作者:酷暑
--  

周老师辛苦了,加油!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9 10:45:40)
--  作者:天蓬
--  

6月26日继续(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谢谢大家的关心和建议……

  下面,我接着汇报26日的活动情况:

  这就是我们今天考察的大业镇民主小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学校位于大业镇的西部,距离镇政府8公里。学校目前有学生273人,教师8人(其中学校自请的代棵教师一人,月收入刚从去年的260元增加到现在的320元),有7个教学班(含一个学前班);学校服务半径6公里,覆盖着12个自然村,15个生产小组,每年适龄儿童都在40人以上……

  学校前身为解放前的私塾学校,创建于1937年,1962年扩建为民主小学。校舍是当时群众投工投料建成的泥砖瓦房,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所用木料大都被白蚁蛀蚀和腐朽,2001年经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属于应该拆除的房屋了……

  但,苦于筹措不到重新建学校所需要的资金,拆除了旧房子,几百个孩子将无处上课,无奈之下,经过当地教育部门、村委及学校共同研究决定:暂不拆除,每期做好维修、加固工作,维持继续上课……

  正在上课的孩子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课、下课,他们就是用的这样的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教师的办公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同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合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喜爱看书的孩子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里的图书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就是仅有的一个书架和这间图书室所有的书籍了,听说我们要捐给他们一批新书,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都很高兴;学校也准备马上制定措施,保证把书用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让我们看看校舍的现状吧:

  请注意们右上角的裂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还有这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学校的食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厕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真的很为这里的孩子们担忧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为了改造危房,学校已经多次向上级提交了建设一座教学楼的申请,但作为80万人口的岑州市,多年来教育上欠帐太多,也由于一些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有限的资金却用来“完善”那些“重点学校”——我在县城看到的一些学校还是建设得很象样子的),至今这里还没有顾及到;所以,看到我来到这里,学校急切地希望能通过我呼吁社会力量给予帮助……

  学校已经有了个建设新教学楼的初步方案,希望能够建一座有7间教室,两间办公室及相应配套的电教室(由于没有地方安装,上面拨来的全套远程教育设备还全部寄放在村民的家中)、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团队活动室等教育教学用房的三层教学楼;他们还希望修起来围墙、操场、大门等,以形成相对封闭、安全、便于管理的学校空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10:48:02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8 22:31:45)
--  作者:绿茶
--  

支持!!  

    我也要骑车入山    看望山里的孩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7 17:07:54)
--  作者:天蓬
--  

6月26日(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早5点,我准时离开在容县住的《交通旅社》,继续向东行进,一路风光真好,不过常需要推着车子爬很长的坡,接着就是顺着下坡高速滑下——可是要保证车闸是好用的哦,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午10点,终于到了岑溪,同这里团委的小林副书记联系上了。我就是在这里的“天桥”下等待同岑溪朋友见面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到了住处,我告诉小林:今天我不活动了,要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我们再按照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然后我用冰镇八宝粥作午饭,好好洗了洗澡,真的美美地睡了一下午……

  今天是6月26日了,我们到了一个已经是危房的小学校,然后走访了6个学生……

  回到住处,天已经黑了,我赶紧整理并上传照片——这可是很必要的工作哦,当天不把照片上谁是谁搞清楚,恐怕今后就搞不清楚了啊……

  还是感觉乏得很,我就先睡觉去了,等睡上一觉、头脑清醒了我再来整理走访的资料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7 17:13:41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6 15:18:21)
--  作者:天蓬
--  

6月23日(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6月23日11点多,我已经在穿过贵港市了,这里张灯结彩,在庆祝建市十周年……

  穿行在宽阔笔直的金港大道上,感觉贵港建设得真是很气派,但有点纳闷:这里为什么叫“港”呢?直到自己一直走到了头才发现走错了路,这条路的尽头通向桂平,是向北的,而我却是准备向南——走玉林的,又多跑了路,我赶紧停下来细细地打听该怎样走,并到军分区大院门卫那里把已经空了的水瓶装满。本来那个门卫不愿意给我水,让我自己到摊子上去买瓶装水,他们自己喝的水都是现烧的,但了解到我此行的目的后还是让我把水瓶装满了……

  折回穿过贵港的市区,向南过了郁江大桥,看到江中的很多船,才明白了这里叫“港”的原由。过江后这里的路是新修的,路边的树都很矮,几乎没有树荫,我只好在一个小食品摊子那里停下来,吃了两个塑料瓶装的八宝粥做午饭,感觉这个八宝粥做得还真不错,才5毛钱一个,即便宜又实惠,我就又买了两个带上,等下继续吃……

  终于等来了一片云彩,我赶紧上车急行,不过云彩很快就过去了,阳光越来越强烈了,我只好在一个叫八塘的镇子上停了下来,等待着再有块云彩来帮助我遮荫……

  看到街道对面有个摊子卖切开的冰镇西瓜,我就过去买了一块,很快地吃掉了——这下子可坏了,左腹痛了起来——其实两天前已经铜过一次,不过没有多大会就过去了,我也没有在意。可这次不同了,痛得越来越厉害,我使劲积压着肚子,不能丝毫减轻疼痛,我站起来试图过路去推上车子再去找个旅社住下休息,但痛得走不动了,我只好又回到墙角坐下……

  我发现这次可是遇到难题了,难道是阑尾炎发作?位置不对呀,我痛得浑身都是汗了,我长到这个年纪还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疼痛呢——怎么办?我想到了“110”,我向摊子上吃瓜的人问了这里的区号,拨通了“110”……

  我的异常已经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注意,一个朋友走过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助,我请他到对面把我的车子推了过来。原来我旁边就是农行的信用社,这个朋友帮助我把车子推到信用社的厅里,让我在长椅子上躺下,还给我端来了水——危难的时候有陌生人的帮助真好!

  “110”(实际我拨的是玉林的110)终于帮助我联系到了这里的卫生院,救护车把我接了过去——B超、止痛针、病床、我只能捂着肚子任由摆布,难道我的万里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我有些懊丧——疼痛终于缓解了……

  医生告诉了检查结果:是结石堵塞了尿道,尿无法下排,导致左肾积水,吃点药可以缓解。应该还会有血尿出现——怪不得我这两天尿有时是很浓的咖啡色呢,我还以为是因为出汗过多,排尿过少造成的……

  我向给我治疗的高医生介绍了我此行的目的,高医生告诉我:“结石不算病,止痛后就没有问题了,不影响你的这次活动,但因为结石还在,随时都有困难再发作……”“给你开上两天的药,你休息一下,看看情况,然后你不管到哪里,把我们做的B超检查结果给医院看,他们都会给你开药的……”

  我还可以继续走,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感谢玉林的“110”,感谢在危难时给予我帮助的信用社的老杨朋友,感谢给我及时治疗的高医生,我把他们的照片发在这里,也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些好人……

  这张照片是我和信用社的老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张照片是我和八塘镇卫生院的高医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午,我就在八塘镇的一个小旅社住了下来,冲冲凉休息一阵后感觉好多了,我想,这里路况好,我尝试一下夜里行进吧。

  夜12点,我喊醒了旅社的老板,推出我的车子,在浓浓的夜色中继续东进。在南宁时志愿者陈静波帮助我买的电筒可发挥了大作用了。我把它绑在自行车上,效果还很好,可以照很远,前面来车可以远远地就看到我了;我自行车的驮袋上有几条荧光带,后面来车也可以看清楚我,这样夜间骑行的安全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了……

  夜间行进果然效率不错,早上,我已经越过了玉林市(走城北的二环,没有进城,没有再犯在贵港的错误),10点多,我又越过了北流市……

  太阳光又越来越强烈了,我干脆找了个树荫,放好车子,铺上防潮垫,躺下睡觉——旁边不断有大车通过,地面总微微颤动,其实是睡不着的——我好象又回到孩童时代,看着头上的树荫,盼望着日头快些西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看来我还是有耐心的,下午4点多,太阳不那样毒了,我再次向东行进,后面响起蕾声,一片雨云追过来,我感紧把雨衣取出,盖在后驮袋上;又把手机、数码相机、里程表这些怕水的东西放好;身上到没有必要穿雨衣,本来汗水已经把衣裤都湿透了的……

  大雨没有来,只是落了些雨点,天气却凉爽了许多……

  当晚,我到达容县住下,这里离开我所要到达的第二站——岑溪仅有50公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6 15:20:24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6 15:13:07)
--  作者:天蓬
--  
  转发周老师的贴:

  萌萌:几天没有条件上网,看到你的留言很感动,我现在每天尽量多喝水,但出汗量太大,排尿明显不足,已经常出现咖啡色尿。这次尿道堵塞的原因同你说的是一样的,我现在已经尽可能避免在大太阳下赶路,而是早早起来摸黑骑行……

  由于种种原因,好几个准备同行的朋友到最后都未能成行,我只能“单骑”前行了,原来准备多人行动而买的睡袋、双人帐篷、药品等现在都是我一人带着,显得很重,但什么也不想丢,就这样带着了,所以骑行速度很漫,到上坡就只能推着车子走……

  不过就这样,里程表显示已经超过500公里了,已经超过总目标的十分之一,我现在完全有信心完成这次活动……

  谢谢朋友们的关心和鼓励……

  好几天没有条件上网了,今天有了这个条件,赶紧把这几天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6月22日,我早上近7点离开武宣县城,9点多到达通挽镇,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在参加通考。学校的老师和领导也都在组织考试,无法组织下去家访,所以我就想利用这个时间上网(交警中队有这个条件),好向大家汇报一下,但我发现我的笔记本根本不能用了——昨天在武宣时由于瞬间通断电而造成电脑系统崩溃,只好重新装系统,幸好照片已经传到网上,否则这次活动的照片就全部丢掉了,那可就太惨了。但重新装系统后我还没有时间用一下,这时开机发现键盘的部分键打出的字不对了,根本打不出一个完整的网址——对电脑技术并不精通的我束手无策了……

  中午,在这里的几个西部计划志愿者找到我,我们交流了对助学活动及助学组织发展的一些看法,大家谈得很投机。我谈到了《心桥助学》想在这里聘请一位联络员开展助学活动的想法,两年期的志愿者小涂主动希望能够担当这个责任,她是《心守家园》在这里的家访组成员,对为贫困学生寻求资助的活动有很高的热情和丰富的经验,她很希望能够为武宣的贫困学生找到更多求助的路子。对于她的加入,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啊……

  下面照片中的女将就是我们拟聘的两年期的志愿者小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面照片就是我同在通挽镇的志愿者在一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下午三点多,县团委的小陈赶来了,一方面安排人帮助我修电脑出现的毛病,一方面我们赶紧下去家访……

  这就是我们家访时留下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月23日,我离开武宣前往岑溪……
 

  这次,我是在车子上插上了一面小红旗的,一面写着:“万里单骑助学行-心桥助学”,另一面写着“我们都来做一点吧-心桥助学”,这回从我的旗帜上就可以知道我此行的目的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据南宁“飞雨狼自行车俱乐部”的朋友们讲:长途骑行的第三、四天是最难过的时间了,我从武宣到岑溪的这段路正好是这个时间段,也正好验证了他们的话……

  我是早5点准时从通挽镇出发的,四点半我起来收拾好东西,检查了一遍我的坐骑,并把在这里的两年期西部计划志愿者小涂送给我的一个漂亮的中国结挂到里程表上——小涂是《心守家园》在这里的家访组成员,热心为贫困学生寻求资助的工作,她也非常愿意做《心桥助学》在这里的联络员,我们共同认为:各助学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应该共同努力为贫困学生得到帮助提供更多可能的途径——确认没有问题了。还差10分钟到5点时我叫醒了通挽交警中队做饭的师傅——这是我第二次在这个时间叫醒他了——他给我打开了大门……

  志愿者小涂送的护身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门外站着“武宣互动志愿者”的“杨大姐”,她是代表“武宣互动志愿者”来送我的,真的让我很感动——在武宣的短短几天,“武宣互动志愿者”积极参与我的活动,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们会是《心桥助学》在这里的得力伙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天还是很黑的,勉强看得见路。我上了车子,越过门前的高岗,开始下坡了,突然一辆大货车亮着大灯从我身边直冲而过,灯光晃得我什么都看不见了,车轮好象碾上了沙子,我手腕一晃,翻倒了……

  幸好我的车速还不快,摔得不重,但两手手掌和左膝盖都在柏油路面上擦伤了,水瓶也飞了出去……

  我爬起来,找回水瓶,检查了一下车子,只是水瓶架变形了,我用手矫正了一下,把水瓶放上去,然后继续行进……

  大概好几公里出去了吧,我总感觉有点什么不对,我停下来想,发现是墨镜不见了,只好从原路返回,这时天色已经可以看见东西了,在我摔倒的地方,我的墨镜正静静地等我回去找它呢……

  再回头看看,这时离开我出发已经半个小时了,我却还在离开出发点仅百多米的地方,真是有点好笑——也许是小涂送的护身符真起作用了,没有出大的事情,仅是摔了一交而已——赶紧继续前进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两个多小时后,我到了来时到过的覃塘区,在这里吃了早饭就向东行进,前面二十多公里外就是贵港市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6 15:16:31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3 14:24:44)
--  作者:天蓬
--  

6月22日(转帖 周老师最新行程)

  今天我们走访了7个贫困学生的家,这些学生都是二塘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据学校介绍:这些孩子都是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有把握考入县城重点中学,但都是普通农民的孩子,如果没有外界的资助,他(她)们都很可能放弃去读高中……

  这个女孩子叫方莹莹,16岁,是毕业班的孩子,这是我们在学校给她拍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她的家庭人口较多,奶奶76岁了,父母都是43岁,由于想要个儿子,躲着逃着一连生了四胎,到底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姐方晶晶17岁,今年武宣一中高中毕业,正在等待高考的分数,希望至少考上区内的一所本科院校;小妹方璐璐15岁,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小弟14岁,也马上要进入初中了;虽然,靠两亩水田还勉强可以解决口粮问题(另外还有些旱田,去年收获20吨左右甘蔗,不计算成本可以卖得3500多元,由于家里有老人,无法远出打工,只有少量零星打工收入),但四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无疑成为这个家庭最大的负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孩子的自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学校老师对这个孩子的评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座房子约120平方米,是1993年靠借债建起来的,当时几个孩子还没有上中学,负担相对轻些,但随后孩子读书的负担越来越重,也是只建了一层就没有能力继续往高建了,灶房垮了多年了,也没有重新建起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进入这座房子,几面墙上满是四个孩子的奖状,说明这是一个很重视读书的家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院子里养的花也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审美情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孩子现在的班主任老师是廖家赞(男),电话0771-5442779

  这个孩子现在学校的韦永康校长的手机13978243980

  如果有朋友有愿意帮助这个孩子读高中的意向,请同《心桥助学》(www.xqhelp.com)具体联系,建议每学期汇给这个孩子1000元(实际汇款时间建议在9月初开学时,待开学前《心桥助学》将公布孩子所上学校具体班级、家庭的具体地址以及汇款办法)。

  再贴些孩子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3 14:29:40编辑过]

主题最新回顾(发布时间:2006/6/23 14:07:03)
--  作者:酷暑
--  

感动!

支持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