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volunteer&idArticle=2005
有一群人,他们很平凡,他们不富裕,但他们却为别人的冷暖而活着,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好好上学,为了让山区孩子能够拥有一个求知的童年,他们甘愿放弃一切。当有人对他们说“你们真伟大”时,他们微微地一笑,说:“我并不觉得呀,这是我们的义务,既然是义务,就应该地去做吧。”在深冬到来时,西部大山里正涌动着一股爱的热潮,而这种热潮将永远地守望着大山的春天。
我一直认为和未未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这种缘份一旦展现出来时,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我,包括后来所有参与的助学义工所做的事,都是来源于对他的感动和敬佩!
2005年1月,正是年底,杭州的气温已十分干冷,整天忙着无聊工作的我突然有种想认捐一个学生的欲望,认捐学生并不是说明我有多么的富有和伟大,只是想让自己平淡的生活更有意义一些。我知道国家的一些部门在做着结对助学工作,但他们的操作都过于繁琐和程序化,因而舍弃了这种渠道。我那时并不知道民间也有助学团体做着类似事情,偶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于是就找到了一个以结对助学为主的网站,这个网站在同类型中还是挺先进的,他们是通过把自己义工调查上来的贫困生资料放在论坛上,然后在某一时刻以网友回贴的形式来抢捐。那时想要认捐的网友很多,每到开贴的时候,便有几十上百的网友在抢,而每批公布的学生数量不多,因此,我抢了几次也没有成功。后来,我就加入了网站的QQ群,以等待认捐的机会。就在这个QQ群里,我认识了未未,走初我以为他也是一位认捐者或如我一样在等待着的认捐者,并没有怎么样的聊过天。后来发现,他每天上网的时间都会很晚,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白天要去调查,晚上回来整理资料,顺着上网。我说你是志愿者吗?他说是。我说志愿者也可以上网?你那里也有贫困生吧。他说他是远程教育志愿者,比较空,没有多少事,就下村调查贫困生了,希望能够帮助那些面临失学的孩子。他说如果我一连几天没有看到他上网的话,那他就一定下村去调查了。也许是同样的目标吧,他让我深信不疑,于是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号码。有几天杭州正下着雨,我一直没有看到他上网,在一次深夜的时候,他突然在线了,说刚从村里调查回来。我问他那里下雨了吗?他说在下。我问下雨你还去调查吗?山路不好走吧。他说还行,呆在房间里也呆不住,还不如下去走走。那时已是2005年4月初,我突然被他感动,说真的,我认捐学生的想法其实不就是在某种时候看到那些期盼上学的孩子,或在什么地方看到那些致力于贫困地区扶教的人物吗?因为这些,才会激起那种心底的涌动和关爱,而未未不就是摆在面前的例子吗?我问他手头上有没有贫困生的资料,我想认捐,他便发了一个给我。
未未是一名远程教育志愿者,毕业于南京大学,现服务于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远程教育是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知识,通过网络的形式传递给边远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在很多地方,这种先进的传播方式是无用武之地的。未未是抱着梦想来这里,希望有所建树,给当地带来改变。但现实和条件的制约,让他的梦想一个个地如泡沫般破灭。他曾经消极自闭过,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几天不出来,但这样的消极只会沉沦,一无所用。为了摆脱这种情况,在2004年底的时候,服务了半年的他联系到自己母校南京大学,组织了一次“苏黔爱心捐助”活动,这次活由于得到南大学校的支持,开展的极其顺利,共募集到几千元资金和大量的衣服,为130多名的山区学生送去了学费。“苏黔爱心捐助”活动的成功,也让未未增加了信心,找准了以助学为主的路。从此,他开始在安场镇的山村中走访调查,收集整理学生资料,寻找社会支助者。
我与未未相识的时候,他手里已有一批贫困生资料,因为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认出去几个。看样子他也很着急和迷茫。我说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可以试着帮你找支助者,他爽快地答应了。说实话,我当时对助学的事并不了解,也就是菜鸟级别,说那话也只是出于一种心意和帮助。我身边的人听我在帮助学生时,他们毫不留情的说我是傻子,受了骗,即使没有受骗,拿这些买些吃的也比支助学生强。开始的几天里没有找到一位支助者,我有些灰心,但这时我的同事之之给了我信心,她问我支助一个学生每学期多少钱呀,我说80元,她吃惊地说,才80呀,给我一个。我有些不相信,她说就80嘛,吃一次比萨也比这多,不就是少吃一顿嘛。就这样,在我手里认出了第一个学生,后来又有一个同事认了一个,算是有了开门红。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未未,他很高兴,把需要支助的学生名单简表传了过来,一看居然还有几十个没有认捐。当然那时我还是很兴奋,但这么多的贫困生怎么办呢?
时间是2005年4月份,未未天天下村调查,我与他的联系由网络变成了手机,每天都以短信交流。从他的短信来看,他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他的世界只有美好和平等,为了那些贫困的学生,他甘愿忍受一切。而我能做的只有尽力的去帮他找到更多的支助者。为了支助者能够便于查看学生资料和认捐,我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助学的QQ群,把资料上传到群共享里,群员可以自已下载并确认贫困生。但这样做并不够,必须要去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进到群里来认捐才行。于是我在杭州的义工联盟论坛发了关于认捐的贴子,并留了我个人的电话。事实证明,这样一次宣传是成功的,20多名的贫困生在一周内被网友认完,有的网友一次性认捐了几个。我很高兴,也很激动,初次的成功让我感到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到处都是好人。而未未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调查了更多更好多的贫困生,那些已认捐了的网友也成了宣传人,帮着去寻找更多的支助者。到了2005年8月,第一批贫困生已全部认捐完毕,共有80多名学生得到支助。
天意是弄人的,正当“一帮一”助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未未病了。
未未的病一直是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好。在4月份的时候,他就说过身体不好,经常肚疼拉肚子。我让他去看医生,他说看了没有用,找不出毛病,就一直忍着。有时疼得走不了路,就躺在床上哼哼着。对于他的病,我很焦心,却只能干着急。我劝他回到城里看看吧,他说他不能离开这里,还有很多事要做。有一次晚上疼得实在没有办法,给一个老师打了电话,那个老师连夜背他到医院止了痛。他说,当地的药费很高,他没舍得买药,病痛了,只好忍着。
未未是个很节省的人,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仅吃两个包子就过去了,但如此节省的他一个人却支助了五六个贫困生,在下村调查时看到贫困的家庭还要送个几十上百元的作为生活花度。做为志愿者的他,每个月是有六百元补助的,这六百元每个月未必能够按时的发下,有时一连几个月也发不下一分钱来。助学不是他的工作,他的这样“不务正业”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受到很多的冷潮热疯。每天的路费和饭费也是不少,这样算下来,一天尽要得不少的钱,六百元不但不够花,还要从家里贴上许多。所以他有了病是不敢看的,而更多的下村调查,都是走路的,一个人在山间游离,渴了饿了就喝上一点溪水。在最缺钱的时候是一连半个月身上没有一分钱,到县里办事都是几十里路的走着来回。
5月的一天下午,他给我发短信说,因为肚子疼的受不了,便到县里做诊查,到了县上,医院已经下班,晚上又回不去,只能睡大街了。我说你怎么不找个旅馆呢,他说住旅馆挺贵的,几十元一晚上呢。我无语。又过了几天,他发来短信说他死定啦,医院给他做了检查,得了绝症。我头脑眩晕,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得了节肠炎和什么癌,必须得做切割手术。我说那就快治吧,总不能担搁着。他说不用治了,一治就得到遵义去,会花很多时间,又要得很多钱,只要平时吃食忌油忌辣就行了,于是第二天又跑下村调查去了。贵州的菜普遍很辣而麻,是忌不了的,但他只能忍着痛,每天都要拉上几遍肚子,人已瘦而无力,一米八几的个子,体重才刚过一百斤。我在那其间,肾发炎,也疼得难受,他每天发短信来问候,让我多注意调理。这使我很惭愧。
未未的病没有几个人知道,包括他的父母。除了我,就是他的另一个好友小蝴蝶知道。小蝴蝶是重庆大学的学生,我们曾经聊过,比较了解。小蝴蝶和我一样,都被未未感动着,重庆到正安不远,当得知未未生病的时候,她便从重庆赶了过去,蝴蝶到正安让未未有些意外,也很高兴。每天带着她下村调查,让她感受当地的情况,但很快他就郁闷了,蝴蝶的到来任务很明显,就是逼着他去治病。在2005年6月初的时候,执拗不过的他终于跟着蝴蝶去了遵义。在手术期间,他的父亲也赶了过去,带去了住院费。由于家庭的原故,他和父亲的关系并不是太好,刚动完手术便吵了一架,他父亲流着泪回了江苏,而蝴蝶这时也因为学校有事回去了。那时我很不理解,说他父亲既然去看你,怎么能这样呢。他跟我说了他家庭的情况,他说其实一切都过去了,只是还不能直面父亲,总觉得有一些隔核。
刀口还没痊愈,他就受不了在医院的那种寂寞了,他说他很想念山里的那些孩子,住院就是一种折磨。我能感受到他的那一份心情,但也只能劝着他等痊愈了才出院,谁知他很快地便办了出院手续。在回正安的车上,他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乘着清暖的风儿,迎着明媚的阳光,又要回到我最爱的山村了,世界这么美好,只有回到山村,看到孩子我才会感到快乐。我看了泪流满面。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好人的存在,如果你没有发现,那只能说你没有用心。在有爱心的日子里,现实和虚拟世界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同一个信念和目标,你会发现大家齐心协力,相互携助地在壮大,不管你身在哪个角落,都如咫尺般亲切。
在未未病着的时候,我于天涯发了一篇名为《志愿者小猪》的帖,小猪是未未的网名。在帖子里我简写了未未的情况。那时候,正是他的生日,他给我说,客客哥,祝福我吧,今天我生日。我把这个信息回到了帖子中,结果他收到很多祝福的信息。他很吃惊,高兴地问我为什么,我说了发贴的事,他说把贴子删了吧,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的事。我说我没有权力删帖的。再过几天我给他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他收到了几箱的文具,是一个叫妙妙的天涯网友寄去的,问我认不认识,我说不认识,他说妙妙就在杭州。
他说妙妙我不太知道是谁,但在天涯上,她曾给我消息说寄了文具过去,我在帖中留了未未的地址和电话,所以很多人直接和他联系了的。后来她又认捐了一个贫困生。妙妙的出现简直就是上天赐下来的,在以后的所有活动中,她都是最主要的负责人,从而让助学活动做的更加出色和顺利。因为在同一个城市,见面是理所当然的方便,未未和助学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她说在未未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她未能实现的梦,她每天给未未打电话,甚至连买菜也不忘记,这是后来未未跟我说的。我把妙妙看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来分担着外联助学的事。说真的,让一个女性来做这些的事我有些惭愧和不忍,但她是那样的坚强和能干,像一个大姐一样,庇护着我们,其实我们一直就是把她当作大姐的。在后面的几十名贫困生认捐中,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知道未未身体不好,特意买了很多吃的寄过去,做到无微不致的照顾,让我们钦佩不已。
为了有效地做好助学的事情,未未说想成立一个社团,取名叫“阳光之心”青年联合会,并写了章程等,但由于审批和成立条件限制,一时很难进展。为了帮助未未把协会尽早地成立起来和了解当地的情况,我决定辞职去正安。临走前,我去了妙妙那里,她拿出两个符来说:“这是我专门求事的,你们俩人一人一个。未未说那里路险,有一次骑摩托车,差点掉下了悬崖,幸好被树根挂住。还有一次走夜路,他一脚踏空,摔下了很深的稻田。带上这个符希望能保佑他吧,逢凶化吉。”听到这样的话,我感到无语,多么好的人呀。我想起了她曾经跟我说的话,说未未曾给她一个镇里的座机电话号码,如果几天联系不到他的话,就打这个号码,他怕自己出事,山里的路到处都是艰险和充满毒性的蛇虫。她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而她的祈求是那样的纯法和崇高。
2005年8月21日,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日思夜想,与我们休戚相关的正安。见过未未没有惊喜,只有亲切,他比我想象的要高,整整地高出一头,也许是因为太瘦的原故吧。我特别注意他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因为肠胃不好,他不能沾油和辣,就每天自己煮白水面条吃,即使这样,还是又疼又辣的。他的房间很简陋,摆着各种书籍和资料,还有我们以前寄过来的吃食,他居然一点也没有动过,说是下村的时候送人。地上是烧饭的锅,还有一个熬中药的砂锅,中药是一个山西的卫校老寄来的,自从未未出院后,她就一直寄中药过来,让她坚持着喝,养好身体。可惜由于常常出去调查,总不能连续的服用。未未的工作间在政府楼后面,从会堂开出一点空间,宽只一米多,长两米左右,只能摆下一张单人床。里面有一台用作远程教育的电脑,这么小的空间以前曾是未未的工作间兼卧室,以前,镇里没有房子,他就在这里住了几个月,让人不敢相信。由于远程教育没有多少事要做,搞助学便是他的工作,未未说,他在当地找到一个很好的搭档,叫马炎。马炎是本地人,因为单位编制改革,便下岗在家。后来与未未相识,由于热心,便和未未一起做助学调查的事。马炎是本地人又有摩托车,所以下村交流都方便很多。也正是因为有了马炎的帮助,未未才显得有些轻松。
我说不清楚自己到贵州到底做了什么事,甚至一件也没有做。协会的事还是在耽搁着,更多的时候是与未未一起下村调查,也只有下到了村里,才能知道那地方究竟有多么的苦。正安县是个山多地少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种的粮食每年只够吃两个月,剩下的只能吃玉米红薯饭了。在更偏远的山里,农民甚至采野果来充饥,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原始状态。正是这样的贫困落后才催发着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做更多的事,虽然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做了一点就会少点,也更安心一点。8月底9月初的时候,正值大学录取新生的时候,安场镇的一些学生因为考上大学而愁着学费,未未便发动政府机关捐款,并亲自到当地的企业一个个地拉赞助,在不断的努力和遭到白眼后,终于筹到了近七千元的钱,给9名大学新生送去了路费和初月的生活费,钱虽不多,但至少让学子们在初入校门时不会太炯迫。这一次活动被称为大学生“启航行动”,而在杭州,我们策划的另一个活动“育苗计划”——为山区学生捐文具活动也在紧罗密布地进行着。妙妙在杭州负责捐助活动的进展。为了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文具,大家采用捐款统一购买的形式,从义务批发再邮寄至正安。“育苗计划”给安场镇和其它乡镇的共20多所小学筹集到了文具,学生们非常的高兴。更让人高兴的是,一位叫小楼的助学义工用自己的钱为两所小学订制了校服,给孩子们送去了惊喜!
所有的这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当地和网上朋友的帮助,大家也都达到了极高的热情。而这仅仅是开才开始,路还很远,我们要做的事还有更多。
贵州的那些贫困山区被人们形象地称作“第九世界”,所谓“第九世界”是指在世界上,中国是第三世界;在中国,贵州是第三世界;而像正安这样的贫困山区则是贵州的第三世界了,由此可见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在那里没有得到一点的体现,人们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现代与发达在那里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与他们没有一点的关系。
正安的很多山区都是那种喀斯特地貌,零乱地躺着光秃秃的黑石头,石头缝里除了长出一些杂草外,连棵树也长不出来,更莫谈安种粮食了。吃不饱肚子的农民被逼着在巴掌大的泥土里种上玉米红薯,期望能多收上一些粮食,但一场雨下来,所有的辛苦便就白费。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头,贫瘠的土壤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多大的欢喜,结出的作物小的可怜,而这也就是他们一年的食粮了。2005年夏天,正安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多个乡镇的粮食颗料无收,农民对田兴叹,泪雨涟涟。山里的农民为了能够吃饱肚子,为了能挣些油盐的花用,就到小煤窑里背煤,背煤很累却挣不了多少的钱,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这种与煤接触,很多人都得了不知名的怪病,更有一些人因为煤窑发生事故而丧生。有一部分人走出大山到沿海打工,因为没有知识和技术,挣不到钱而无脸回家,便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丢下老人和孩子支撑着破落的家。
在我们的走访中,那种贫困和落后让人震惊和心酸,他们住的房子不能蔽风挡雨,他们穿的衣服无法遮羞保暖,而他们食粮更是那种黑糊糊的让人难辨。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与世隔绝的,听不懂普通话,交流起来十分的困难,幸好有马炎的帮助和翻译。
我们的“一帮一”结对助学贫困生都是未未亲自调查上来的,衡量是否需要受助的唯一标准便是贫困。然而,这里所有家庭都是贫困的,让人难以取舍排除,而最后选择发布出来的贫困生都是来自那些单亲或没有双亲的赤贫家庭,这样的人家多在深山里面,常常要走上一天才能找到。因为没有路,邮局的信件和包裹是不送下村的,所以支助者从外面寄来的所有东西都要得未未一个个地送到学生手中,学生分布在乡镇的各个角落,而他也就在各个角落转着。
我于2005年10月21日回到杭州,在贵州整整呆呆了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不短也不长,而10月份的正安已是十分的阴冷了。那时,我们的助学群有100多位群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助学工作,我们租用一个二级域名论坛,用于发布各类助学,论坛取为“守望春天”,希望用凝聚民间的爱心,给西部的贫困山区带去永恒的温暖!
安场镇是正安县条件最好的乡镇,为了把助学做到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未未通常要到更为偏僻的乡镇去调查。2005年11中旬,未未和马炎开始第二批贫困生的调查,调查地在市坪乡,市坪乡是正安县最为贫的一个乡,乡里的很多地方都还是原始状态。在市坪,他们进行了15天的调查,走遍了该乡的每个村落,收集整理贫困生的资料,在经过艰难的取舍决择后,最终确定了40多名的受助学生。他把这些整理好的贫困生资料交给一个叫澄心的网络义工管理,由她来落实支助者并发放贫困生资料。管理“一帮一”贫困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联系支助者,并要落实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工作相当繁琐并且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马虎,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澄心做得很辛苦但很认真。在经过多方宣传和努力后,第二批贫困生很快认完,甚至出现很多人排队预订的情况。
这种被大家热情关注,对于我们是一种极大的鼓舞,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爱西部的贫困教育问题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社会关注了,“第九世界”的明天才会真正的美好起来。
爱心像个热气球,越胀越大,陡然间地炸开,爱的热流就传遍布了各个角落,形成了更广阔的爱。
我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像守望春天这样的助学困体,都在为落后地区的贫困教育事业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中间有志愿者,有工薪人员,也有个体老板。所有的助学团体如花朵一样,在西部的群山大地上美丽地开放,在这些助学团体中,守望春天不是规模最大的,也不算是最出色的,但绝对是最认真的。团体的每位成员都在用自己的爱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宣传、去帮助西部助学的事情,他们在亲朋好友中,他们在网络的各大论坛社区,用各种方式去呼吁人们来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每伸出一双爱心的手,都会开放一朵美丽的花,爱心的传递,交织成了爱的海洋。
妙妙,守望春天的总负责人,从加入的那一天起,就成助学组的中坚人物,为了助学的事情,她放弃了绝大部分的个人时间,甚到将工作时间投入到助学事业,与受助地进行沟通,联系各地义工,组织开展各类捐助活动,所有事情都在她的安排下进行,她甚至用自己的户名为守望春天开了基金,明白细致地管理着财务。澄心,自从第二批贫困生结对助学开展以来,就承担起了全部的结对助学的事,工作繁忙却有条不紊,头头是道;小狼,2005年10月加入守望春天,一直被未未的助学工作所吸引感动,是深圳某汽车论坛的版主,广东地区的助学总负责人;蝶衣,苏州地区助学总负责人,她和妙妙在天苏版相识,当时,妙妙在天苏发了两篇关于未未的贴子,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助学事迹,蝶衣看到后,深受感动,便成了助学组的一员。其实,蝶衣还是一位酷爱旅行的驴族,她的旅行不单单是旅行,还在旅行途中调查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自己曾组织多次的捐助活动,她的一篇《带女儿去旅行》贴子曾在天涯社区上了头版聚焦,在网友中的引起轰动。此外蝶衣还是顶丰户外论坛的负责人,在论坛中特开有爱心专版,将旅行与助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助学组里,还有更多的义工让大家感动,他们每一个都是最棒的,因为有了这些富有爱心的成员,助学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好,越做越大!
在未未调查结束第二批贫困生后,一项针对正安山区人民过冬的大型捐助活动——暖冬行动开始了。活动为捐赠过冬物资为主,为山区人民送去寒冬的温暖,采用捐物和捐款两种方式,其中捐款是指用捐来的资金在正安当地定做棉被,这样做既快又节省了邮资。活动一开始便在深圳、苏州、杭州三地同时展开,小狼利用版主的优热,在汽车论发起捐助倡议,短短几天,便收到几千元的捐款和大量的过冬物资;在苏州,《姑苏晚报》连续两天对暖冬行动做了报道,同时顶丰户外论坛发贴呼吁,使收到的保暖物资堆满房间;而在杭州,由义工点宝宝联系了一所小学,两天内即捐到针对学生用的衣物文具十几大包,装满整整一卡车。在整理衣物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张贺卡,上面写到:“山区的小朋友,你们好。这是我送给你们心意,希望你们能够到城市来玩。”看到这样的卡片,我们在场的全部义工心里都热热的。
暖冬行动不仅在三个城市成功的开展,全国其它地方的支助都在积极地参与着,物资像雪花一样地飞向正安,未未说,安场的邮局每天都会被全国各地寄去的物资挤得满满的,由于缺少人力发放,他多次要求暂停邮寄,但物资还是大量地飞过去。在各个暖冬行动的贴中各地网友的留言极其感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网络却被浓浓的的爱意包围着,直把这种爱意完美无缺地传递到西部,凝聚在正安。
在正安,大量过冬物资的云涌更加重了未未的工作强度,这时候,马炎因为出了事,所有的工作又落在未未一个人的身上。暖冬行动是要把捐助做到最贫困最需要的困难家庭,因而未未在正安最贫困的五个乡镇开展了巡回捐助,他把物资从安场雇车拉到市坪、桴焉等贫困乡镇,将被子衣服等物资亲手地送到农民的手中。看到捐助传回来的现场照片,洋溢在受助人脸上的笑容,我们幸福极了。
任何形式的单纯捐助都是表面化的,或者说没有深远意义的,捐助也许会给贫困山区的人民解决部分冷暖,但无法给他们更深的帮助。教会他们自己富裕起来的本事,让自己站起来才是捐助的最终目的。比如助学,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而我们的助学也会随着调整,朝着治本的方向进行,慢慢地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山区学校都是极其的破旧不堪,随时都存在着危险,但因为没有资金,只好将就着上课。而更为严重的是,各个学校没有足够的上课老师,只有一两个老师的学校大有所在,学校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便从村里请了稍有知识的农民做为代课教师,这些老师本身识字不多,带出来的学生就更让人担忧。在一个贫困生写给支助者的信中,总共50多个字的信,错别字尽40多个,而且使用的还是繁体字,看了让人震惊。但这样的情况在贫困山区却十分的普遍,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梅子坝村小学。
梅子坝位于正安县贫困的乡镇之一小雅镇,是小雅镇最大的村。梅子坝村有两所小学:老林阁小学和老林小学,其中老林阁小学学生较少,只有一名代课教师,学校十分破烂,一到雨天就无法上课。而老林小学有学生200多名,代课老师3名,因为师资和教室不足,采用复式班上课。老林学校是租用的民房做教室,真正的学校早在十几年就倒蹋了,一直因为没有资金再建起来。未未于2005年5月去梅子坝做调查的,并作了一份调查报告。因为房东收房,学生们很快就要没有学校了,未未当时找到小雅镇的领导说明情况,要求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政府表示建一所学校要得18万元左右的资金,他们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未未只好找到房东,请求延长一个学期的租期,而他开始四处寻找资金,筹划建校。然而,一晃几个月,他找过有关部门,找到企业都一无所获。2005年9月,房东再次要求收房,并且态度很坚决,师生们又面临着失去学校的危险,当时的村民急得无法,集体到镇政府上访,但仍无法解决建校的问题,这时又是未未百般地请求,房东才答应再延长一个学期,而且只能延长一个学期。但是,建校的资金仍然无处着落,他发愁着2005年最后一学期过后怎么办?
2005年12月中旬,蝶衣得知了梅子坝学校的事后,表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学生们没有学校,相尽办法也要筹到建校的资金,并率先在顶丰户外论坛发贴,开始为梅子坝学校筹款。建一所学校要得18万元的资金,我们不认识什么企业老板或慈善会,仅仅依靠网络几十几百元的捐款能成功吗?既使成功又要得什么时候呢?我不敢相信,但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来医,赶忙制订了建校方案,并建立建校专用帐号,由妙妙来管理公开。建校的贴在天涯社区志愿者版试发了,得到了版主楚贝勒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但当时的天涯网络捐助已被CY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建校的专用帐号迟迟未能在天涯公布。而在顶丰,捐款建校的气氛已十分的高涨,很多网友慷慨解囊,进行的十分顺利。看到网友热情相助,妙妙在网上却流着泪对蝶衣说:“姐姐,这样一次我们毫无经验的活动,你怕吗?”蝶衣说:“不怕,我们会成功的。”经过思考后,捐款方案贴还是在天涯发布了,贴子被转入天涯杂谈,得到一些网友的支持,但也遭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和反对,质疑者怀疑我们的能力,而反对者更是在贴里大加抵毁和辱骂。看到这样的留言,我们几个组织者心都碎了,仿佛一下子被洪水吞噬了一般,成了恶人,不知道怎么样去面对。那一刻,我们都想到了辙贴,否则我们就是行走在网络上的“骗子”,让人崩溃,但楚贝勒的坚持让贴子还是留了下来,而我们依然不敢去面对里面是抵毁和辱骂!面对着建校,我们很快清醒了,相互鼓励,我们的目标是建校,是让梅子坝的孩子有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理会取闹只会耽误筹款进程。我们告诉自己:问心无愧!
梅子坝的建校宣传还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从论坛到QQ群,我们的队伍越大越大,支持者越来越多,热情也空前的高涨。群员小趣甚至想出“高招”,向自己的朋友要不用还的钱,事后言明是建校的,这种方式一时在群里传开,而给了钱的朋友在知道情况后也会开心的答应。梅子坝建校的事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组织者的心,为了学校,大家睡不好觉,而既使睡着了,做梦都是建校的事,但看到建校帐户的款数一天天地增加,我们知道,离成功起来越近了。
截止到2006年1月11日,为梅子坝建校筹款开展将近一个月,账户收到捐款近4万元,但这与18万元的建校金比起来还差很多。而网络捐助的来源会越来越少,并且梅子坝的学校必须在2006年9月建立起来,留给筹款的时间已经不多。为了寻找机会,蝶衣打听到1月7日在上海会有一个基金会的义拍会,并千方百计的争取到了参加的机会。1月5日,未未在正安县中观镇发完暖冬物资,匆匆赶到上海,带去建校的有关资料,参加义拍会,并发表演说,希望有所收获。
我们都在祈祷!
这个世界总会有一些人为别人而活着,他们让我们感动,让社会感动,这些为别人而活着的人是这个社会上最可爱的人,比如那些身在贫困地区第一线的志愿者,比如未未。
在守望春天助学组里,我是与未未相识最早的人,也是最了解他的人,然而却一直摆脱不了对他的感动。他给人的感动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纯朴和善良,他的行为完全是这个社会最完美化了的,自然而然地感染着所有的人。记得有一次去遵义团委商量助学的事,为了节省路费,未未、马炎和我三个人连夜搭乘一辆去正安拉货的厢车,就这样摇晃了几个小时到了遵义。在遵义住不起贵上点的房间,三个人挤在20元每晚的破宿馆里,而为了能再降低住宿的费用,还与店主吵了一架,被人骂了一通。
未未刚出院乘车回正安,身上却没有从正安到安场的3.5元钱了,他就忍着痛从正安走回了安场。他下村看到一个贫困生家庭十分困难,在11月份天已很冷的时候,仍然睡在用草铺得笸罗里,他就把自己的两床被子抱了过去,自己却在寒夜里缩进毯子冻的睡不着。因为马炎跟着自己跑助学,未未便支付了他每月800元的工资,做为对其家庭的帮助,本来就缺钱的他自己却天天啃着包子充饥,而大家捐给他作为一个人生活费用的钱,他却一分没花毫无保留地买了字典文具等发给了学生,我们知道了很生气,我在电话中火了他一通,说他把身体搞坏还怎么做事,大家给你的花用你却买了文具,对得起大家的心意吗?我在电话里听到他哭了,也许在他的想法了他是对的,所以很委屈,不该用我们的给他的钱。而我的眼里也流着泪,要知道也许我们义工和支助者所做的事,不仅仅是因为贫困的西部,更因为那里还有个他。
未未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自己身体也不好,我们都希望他能在服务期满后回到东部来,而却表示,想长期的留在西部,因为那里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包括为西部调配支教老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是以后助学的重点。
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是2006年1月11日,未未刚参加完上海的义拍会,从上海赶回徐州老家,而一天不到,他又给我电话说,马上给他订回贵州的票,他要急着赶回去,那有很多的事在等他,而他已经一年没有回家了......,这个年又要一个人在正安孤独的过了。
有人问我们,民间助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是信赖与尊重,是因为同一个目标和同一颗爱心的信赖,是那种原本陌生而因为一件事的亲切的信赖,同时,更是对受助人的尊重,因为只有真正为受助人着想,在心理上去尊重他们才不会造成伤害。也有人问为什么你们的受助地只在正安,我说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求受助地有真正负责的义工,这样才能落实所有的捐助,而我们不会盲目地增加受助地的,因为要对支助人负责,责任是最重要的。
我们希望在来年里能有个人在当地帮助他。有时也私下里想,我们这样的去帮他是不是在害了他 ,如果没有我们帮助他不是很轻松吗?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许下了新年的愿望,让大山里的孩子有更多的好学校,享有更好的教育,希望一切会更好!
守望春天还是一个新生的助学团体,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助学中来,把事情做得更完美。目前,守望春天除了接受一般性的捐助外,还实行了固定的捐助计划,已经开始的有:
1、一帮一结对助学:一对一支助贫困生,支助不是资助,希望支助者多从心理上去引导。当然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我们会考虑取消或转入生活费的资助;
2、育苗计划:专门针对山区学校的文具捐助计划,采用捐助实物和捐款两种方式。在已实施的每一次活动中,采用捐款统一批发再邮寄的方式;
3、启航行动:支助大学新生入学的捐助活动,让那些考大学的贫困新生能安心走进校门;
5、暖冬行动:专门针对山区人民过冬而实行的活动,捐助过冬物资;
4、烛光计划:向西部协调支教老师,或对当地教师进行提高培训,或对困难的代课老师给予一定的资助;
6、梅子坝行动:以守望春天捐建的第一所小学梅子坝小命名,专门用于为西部山区建校的捐助活动,让山区有更多的新学校;
还会开展的活动:
育英计划:给成绩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计划,鼓励其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红领巾计划: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红领巾,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加上学的自豪感;
春草行动:为山区的学校建一座小小的图书室,给他们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