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助学蓝天助学公益论坛七嘴八舌 → [转帖]从高句丽争议看韩国野心及背后美国的作用


  共有96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转帖]从高句丽争议看韩国野心及背后美国的作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蓬
  1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净坛使者
等级:管理员 贴子:1033 积分:1776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4/23 16:18:10
[转帖]从高句丽争议看韩国野心及背后美国的作用  发贴心情 Post By:2006/6/26 20:42:29

  中韩两国自92年建交以来因经贸而发展起来的相互关系不断升温,然而这种近乎蜜月式的两国关系近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因古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归属而发生了急剧的逆转。在韩国,上从总统下到平民异口同声一致遣责中国歪曲历史,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韩民众更身穿民族服装在汉城的中国大使馆日夜示威。韩各行各界的团体也举行的各种形式的抗议。韩副外长李秀赫宣示:“政府要以强硬态度对应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要不惜一切代价打美国牌,台湾牌...“。韩总理李海珊也一度宣布“保卫高句丽历史是当前政府施政的第一议题”。韩国的主流媒体除了高分贝地抗议中国歪曲历史,更一度从政治,经济,民俗和体育各个方面对当前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负面报道。

  2004年9月17日,由中国方面提议,中韩两国的历史学者在汉城举行了关于高句丽历史归属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中国学者,“东北工程“的创始人孙进已一段简短的发言,使得原来群情激昂怒火冲天的韩国政界,学界和媒体全部陷入了无从反驳哑口无言的困境。

  现在,韩国方面停止了对中国的公开抗议,争议在表面上是平静下来了。但在平静的下面却隐藏种种的逆流,如果中国政府处理不当,这些隐患随时都会在以后的岁月里重新爆发成新的更大的外交冲突,影响著两国近期,中期甚至是远期的关系,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要了解和掌握中韩两国这场高句丽历史争议的实质,首先要了解古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和争议的起源,更要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背后的作用。

  1.高句丽历史姓中还是姓韩?

  高句丽王国起源于公元前37年中国的东北,趁著中原分裂为战国和南北朝,内战不止,高句丽不断在东北扩张并向朝鲜半岛伸延。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以后,高句丽对中原的统治秩序,进行了种种的反抗,隋皇一气之下挥兵攻打高句丽但败兵未果。唐朝?国后,唐太宗明诏:辽东本乃我中原的固有国土,决不容将其分离之。并亲御指挥讨伐高句丽,公元668年大唐军毁灭了高句丽。

  与高句丽同时期并存在朝鲜半岛的还有半岛中部的百济和南部的新罗。在高句丽灭亡了两百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世纪初,新罗军事毁灭了百济,创国号为王氏高丽,这就是今天韩国的起源。之后王氏高丽改朝换代为李氏朝鲜,日本殖民到今天的南北分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始,在东北地区陆续发掘出了高句丽时代的古城和王陵遗址,在当时国内国际的考古界引起了一番轰动。95年中国政府拨出专款成立了“东北工程“对高句丽文化遗产进行专门研究,此时南北韩双方无一提出任何的异意。到了2001年,北韩在鸭绿江边几公里的地方也发现了高句丽的古墓群并马上向联合国申遗,此时韩国的学界才开始发声说中国歪曲高句丽历史,高句丽是属于韩国的历史!

  2004年6月在苏州举行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三处高句丽遗址和北韩申报的一处遗址同时获得了批准。中国的媒体在大会的报导中,以高句丽一直向中原王朝进贡为由,认为高句丽与中原是棣属关系,是中国的地方政权。

  韩国的舆论反驳:进贡册封是古代亚洲的一种外交行为。高句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是中国的地方政权,如果高句丽是中国的地方政权,中国的隋唐朝就不会派兵攻打自己的地方政权。把高句丽视为中国的一部分是大中国主义的民族霸权行为!

  朝贡是定时定量,周而复始的向中央王朝进贡,尤如今天的中央财政税收,试问当今有哪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会向别国作这样义务性,制度性的交税?而册封则是主君对下属的君王和郡主等下的委任状,同理,又有哪一国的最高领导人需要别国元首的任命状?显然高句丽并不符合当今一个主权国家的定义。但是那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代,那时一个主权国家的定义又是什么?恐怕很难有具体的标准。

  韩国所说的进贡册封是一种外交行为也是不那么能令人信服的:外交行为是一种平等的互动,为何?有高句丽向中原朝贡,从未见有反向的操作?也从来没有见中国和附近的邻国如日本,印度等有过进贡册封的“外交行为“。

  民主政治的真谛是容忍和尊重不同的意见。在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之时,除非韩国人能说服中国的学术界承认高句丽历史属于韩国,否则是无权单方面指责说中国歪曲历史的。韩国政府一方面把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编入本国的教科书,并出版专门的小册子规定韩大中小学生必读?另一方面则派副外长专程赴北京施压,不准中国把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编入中国的教科书,否则韩国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打美国牌,台湾牌...

  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争议与?有两百年历史的美国和五十多年历史的台湾议题究竟有何相干?韩国人此举?能说明韩国无法举出令人信服的历史史实,企图借用一些毫不相干的现代议题来威迫中国政府承认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韩国朝野的这种蛮不讲理的态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对民主政治的原则在国家关系中运用的一种讽刺!

  2004年9月17日,在被韩国命名为“高句丽在韩国的历史作用”的有多国学者参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者,沈阳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孙进已发言重申:“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因为高句丽的主体发生在中国,直至今天,原高句丽2/3的领土都在中国,而在当时3/4的高句丽居民都归顺了中国”.“在高句丽的大部分历史里,高句丽一直归属中原。虽然韩国主张高句丽历史由‘一统三韩’(新罗统一三国)的过程而由新罗继承。但高句丽不属于‘三韩’,历史事实是唐朝合并高句丽,而新罗合并百济“.

  本来,为准备与中国学者激辨,韩国专门组成了庞大的“高句丽财团”,进行了长时间的蕴酿,要在“进贡册封”是否属于“地方政权”的议题上与中国学者决一死战。然而,在9月17日的研讨会上,面对中国学者的一席发言,韩国方面与会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全都语失一时无法回答。韩《朝鲜日报》在报道此消息时仅有气无力的写道:“对此(指中国学者发言),高句丽研究团研究企划室室长林起焕反驳说:‘孙进已主张的不过是以现在的领土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但历史的继承权应与现在的领土主权明确区分”。

  显而易见,林起焕的回答不但是答非所指,而且是语无伦次。即使按照韩国人的论点高句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那么当时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就有四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唐朝合并高句丽,唐朝名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最后一个首都平壤(高句丽前后有过三个首都)接受了高句丽王的无条件投降书后,大唐军接收了高句丽全部的领土,以及除了小部分逃避战争的难民外的绝大部分的高句丽居民,也就自然继承了高句丽文化。而此时韩国的前身王氏高丽还没有诞生。在高句丽灭亡了二百多年以后,也就是公元9世纪初,由原高句丽旁边的新罗合并百济组成了高丽王朝。

  今天北韩境内所拥有的那部分高句丽故土,是四百多年前由明朝皇帝亲下诏书保证永不犯朝,并大笔一挥主动将两国的边界从汉城北边的汉江北移到了鸭绿江,白白赠送了几乎今天整个北韩面积的大幅领土。当朝鲜王朝接受明皇的这份恩赐的时候,被恩赐的中国领土是一块在高句丽灭亡后经历了近千年的中国统治,已经非常中国化的高句丽故土。林起焕究竟有什么理由能证明高句丽历史的继承权是属于韩国的呢?

  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对具体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不管今天如何看待古高句丽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无论是将其视为中原的一个地方政权还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高句丽都是中国的历史!

  如果?是一段历史争议,一个学术争论,在如此雄辩的历史事实面前,韩国人是应该鸣金收兵的了。但是我们却看到了相反情况,9月17日研讨会后,韩国人在自知理亏的情况下不再向中国公?抗议了,但关起门来韩国的学术界和媒体却一如既往继续宣传:中国歪曲历史,高句丽历史属于韩国。人们都感到纳闷:韩国何故以动员所有的国家资源,举一国之力,在不拥有历史事实的情况还要一意孤行?

  德国驻韩大使实在是看不过眼了,在汉城举行的一个商务会上发表公?谈话指出:韩国先是反日,反美,现在又和中国过不去,会使自己处于外交孤立的境地。德国在争取国家统一的时候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的国家的支持。韩国人是否想过将来南北统一的条件成熟时,有多少周边国家会支持韩国的统一?

  德国大使的提醒是中肯和善意的,大部分的中国外交官和政府官员也认为,高句丽历史争议不应影响两国现在的友好关系。但是国际政治是复杂莫测的,驱使韩国人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一意孤行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背后的挑动韩国对我东北三省进行领土侵略扩张诱惑

  2.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作用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手段最先进也是威力最大的情报机构。本拉登和萨达姆最初都是由美中情局一手培训和支持而最后走鬼入魔。而上个世纪中情局的最大功绩莫过于前苏联的解体。众所周知的91年8.19政变,原苏共政治局为挽救苏联的最后解体,决定软禁叶利辛和戈尔巴乔夫实行全国紧急状态。可叶利辛在关键时刻可以离?莫斯科逃离软禁,更可以指挥反攻使政变三天就流产,几个月后苏联顺利瓦解。其中美中情局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俄罗斯还是太大对美国还构成威胁因而还必须进一步解体。

  到二十一世纪,雄心勃勃的中情局的新世纪任务就是解体中国和俄罗斯并进行全方位的部署。美除了实际上纵容支持********外,还允许****在美成立流亡政府,至于蒙独有些麻烦,由于内蒙的生活水准远高于外蒙,外蒙有议员提议和中国组成比港澳更为松散的联邦,以提升外蒙德经济水平。尽管?是个别议员提议,但却吓坏了美国人,这可了得?美国立即对蒙提供大量的经济和政治和军事的援助,大有要用美元把三百万外蒙人养起来的气势。另一方面指使日本以民间的形式在外蒙大搞什么挖掘成吉思汗陵墓,以宣示外蒙才是蒙族人的正宗。

  那么满独呢?美国人想到了韩国?美国将支持韩国吞并满洲。有了美国人的承诺,韩国把吞并??科书,宣示韩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再由学者和媒体在台前捏造歪拼所谓的“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韩民族要收回他们的“故土“。

  2004年二月五日,韩《朝鲜日报》开始发表了“追溯韩民族的北方古历史“的系列文章,在序文的一?头就劈头盖面地胡说:“满洲由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三省组成,其面积达123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超过韩半岛5倍的广阔领土虽然现在是中国的领土,但此前一直是我们民族的舞台“。叫嚣满洲不是“中国的东北”,要重新命名为韩民族古代的“北方领土”。“在21世纪,这一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很有可能与韩半岛再次连里密切的关系。从这一点看,我们对北方古历史的重新认识不仅为了‘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未来’”。要重新“设计民族的未来”。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公元9世纪立国的高丽王朝究竟何时何日,何分何秒统治过满洲?!让我们来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是如何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的。

  朴洋震在“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一文里,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新石器时期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与前两件不同。于是得出结论: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满洲历史上韩民族的舞台。还扬言“把满洲归纳与韩国古代领域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这是笔者平生所看见过的最荒唐最无耻的历史论证了。查阅全部的历史文献:用不著远至新石器时期,就从先秦时的箕子朝鲜,到汉四郡,朝鲜半岛都在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之下,直到明朝,位于半岛中部的汉江以北仍是中国的领土。这些国际公认的历史记载韩国的学术界以前也承认,至今还不敢公?否认。而现在,怀著对东北三省的领土野心,韩国的这些“设计民族未来的少壮,权威学者”打著重新认识古历史的幌子,闭口不提这些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别有用心的选一个远至没有文字记录的新世器时代,以死无证据的心态随便举出两个文物,就把一片垂蜒三尺的他国领土划入自己的历史,试问世上还有哪一位考古学教授能如此论证论证历史了吗?灭国先灭其史,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是在赤裸裸的伪造历史!

  谈到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关系,还有一个朴洋震极力回避的突出的例子就是满清建立了满洲国后,为什么不是马上去合并朝鲜,以实现今天朴洋震等领土扩张野心家的梦想,去组成由满洲加半岛所谓韩民族的大统一?而要舍近求远,舍易攻难地入关攻克北京直捣中原?就是因为满洲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要入关统一中国。而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在满族人看来?是一个无关重要的边隧小邻国。

  而韩民族又是如何看待满人的呢?按朴洋震的论点,满族与韩民族是如此的相同相似,满清入关时,韩民族应该大力相助共同组成一个大韩疆土才对?恰恰相反,在满清平定中原后,由于受到明朝太多的恩典,朝鲜拒绝大清年号,一直继续延用明朝崇征的年号,还议定了具体计划秘密准备军队要持机越过鸭绿江,梦想著与中国的汉民一起“反清复明”。这些历历在目的近古历史无情地揭穿了朴洋震所谓的“满洲和韩半岛同属于韩民族”的急发奇想。

  2004年8月份,《朝鲜日报》发表了对李洁明的公开采访,李表态:高句丽争议表明中国不敢承认满洲的一半历史上属于高丽。李还意有所指的说:历史争议并不能改变现在的边界,韩国因该注意小心观察中国,特别是中国内部的腐败和民族问题,云云。

  李洁明是中情局的老牌间谍,出任过中韩台的大使,是美国情报外交界屈指一数的东亚通。在美国的高级官员公开表明南北统一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将不支持的谈话后,韩国爆发的大规模的反美示威,美韩关系跌入了谷底,韩国社会一度出现了远美亲中的现象。而现在,一个高句丽争议马上使中韩关系发生急剧逆转,怪不得李洁明在接受采访时面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李洁明的公开表态,把中情局在这场中韩两国高句丽历史争议中的作用从幕后带到了前台。在了解了中情局在其中的所用之后,也就不难能解韩国人在这场争议中所表现的反常的,甚至是登峰造极的表演了。

  3.究竟是谁在歪曲历史?

  在9月17日的高句丽国际学术会后的第三天,韩《朝鲜日报》发表社评:中国的历史学者企图把我们的高句丽历史编入他们的少数民族史,我国的学界表示会予以全面的反驳。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

  看到了《朝鲜日报》的这份安民告示,笔者顿时兴趣大增,下决心要跟踪这场争论的走向,看看韩国人究竟如何证明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的。遗憾的是所看到的是一些令人费解特别是一个民主国家根本不应发生的离奇和荒唐的现象,下面是其中的几例:

  其一,国际学术会后,韩方一直未能对中国学者的发言提出任何的反驳。的却,面对如此雄辩的历史史实要驳倒中国的学者似比登天还难。约过了三个星期之后,汉城公园展出了从东北的集安复制的两个出土高句丽墓碑,马上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特意前往参观,可见韩普通民众对高句丽历史争议的高度关注。墓碑的正面按原样刻有汉字,但背后却被加上了韩文。众所周知,韩文是公元11世纪由一个高丽人创造的,至今不到9百年的历史,而集安出土的这两个墓碑,在碑文上写明此碑建于公元414年,前后有超过7百年的时间落差。世上竟有如此的出土文物复制品?这种用明目张胆的篡改历史文物来误导本国民众的卑劣手法,表明韩国人在自知无法与中国学者就争议进行论理时,于是改变了则略不同中国论理了,自己关起门来继续向国民强化“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

  因该指出的是,可能是不希望看到中国国内会出现反韩的民族主义影响两国关系的局面,从争议的一开始中国政府采取封网,封锁消息的错误手段,向中国的民众隐瞒争议。韩国人正是吃准了中国企图低调处理息事宁人不会对韩国进行公开抗议的心态,才会在明知不拥有历史事实的情况下还继续在国内公开宣扬:是中国人在歪曲高句丽历史!

  其二,到了10月份,韩《朝鲜日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句丽古墓群历史属韩民族”为题,报道了联合国向北韩申报的遗址发放证书的消息,并报道联合国官员表示:高句丽历史表明了韩民族一千多年光辉的历史,是全人类的光荣...等等。这条消息的本身并无不妥,但令人费解的是联合国在同一天向中国发放的中国高句丽遗址证书的消息却没有被报道。在两国争议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联合国权威组织的态度取决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联合国批准文化遗产的宗旨是:不涉及任何历史的争议,遗产现在哪里,就属于哪国并由该国负责保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开历史争论,使所有需要保护的文物都得到妥善的处置。现在在韩国民众高度关注高句丽的历史争议进展的时候,韩媒体竟然向自己的国民封杀了他们不想让民众知道的相关消息,执意对民众误导世界权威组织联合国认可高句丽是韩国史。

  其三,韩《朝鲜日报》11月18日报道了韩国作曲家罗仁荣最近新编写的歌剧《啊,高句丽!广大土好太王》。用罗仁荣的话说歌剧“把重点放在了用音乐表现扩展韩民族的领土,同时还扩大了精神影响力的高句丽广?土大王的传记”。“以同时向西延伸到蒙古草原,向西南扩大到大凌河流域的广阔土地...”。剧情的结尾是高句丽征服了燕国,燕国将高句丽的好太王供奉为主君。剧本作家李永武露骨地说“广大土大王是为找回故土不断进行战争的征服的人物”。

  这不是什么新编历史剧,而是一部典型的历史胡说剧!辽东在七雄时期是燕国,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历史,秦始皇灭燕怎会突然之间就会突发奇想地在韩国的舞台上变为高句丽王灭燕?所以用登峰造极的领土扩张野心来形容韩国人在这场历史争议中的种种龌拙的表现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记得前几年,美国有两位议员提议要调查中国间谍偷窃美国的技术而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当时有一位美国的核子专家写书,以自己9次深入中国的核基地访问所了解到的事实,反驳这两位美议员的凭空指责,从此美国人对中国的这个间谍指控也就人间蒸发了。通过这件事,让人看到了美国社会的言论自由和尊重事实,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再看看眼前的韩国,居然在众目睽睽时下公开由一个国家一流的艺术家来信口雌黄,把众所周知的历史常识秦始皇灭燕运用时空倒灌一千多年的卑劣手法伪造为高句丽王灭燕,嘴里还振振有词:是中国人在歪曲历史。而韩国全国上下居然没有一个具有正义感和起码的职业道德的学者站出来纠正,朝野之间相互的制衡作用到哪去了?对于韩国这样一个被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称之为一个亚洲高科技的成熟的民主国家,真让人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

  应该看到的是,这部捏造史实的历史狂想剧,全部是由韩国最知名的剧作家,作曲家,歌唱家组成,将在汉城一流的文化会馆上演,考量到《朝鲜日报》又是韩最大的报纸之一,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这是韩国政府动用国家最好的文化和舆论资源,在背后推动“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满洲是韩民族的故土,韩民族要收回故土”的造势。根本目的是配合美中情局的行动,为自己的“中国解体吞并满洲”的长期国策预先做好对本国民心民意耕耘的长线准备。

  其四,在2004年底的APEC峰会上胡锦涛会见卢武铉,卢武铉当然知道韩国人之前全国上下破口大骂,在9月17日的研讨会之后韩方一又直都无法回应中国学者的发言,卢心里心里非常清楚韩国在这场争议中的理屈词穷。因此卢在会见中就高句丽争议向胡表示很含蓄的婉转歉意。然而,《朝鲜日报》在报道胡卢峰会时竟然把卢武铉的这一段话删去了。

  如果是马来西亚或新加坡的报纸删去不报道是正常的,因那里的国民不关心什么高句丽的争议?但韩国的国民已经被他们的媒体渲染成中国通过歪曲高句丽历史在否认韩民族的根源,感受到了被挖了祖坟的韩国民众正怀著失望,愤怒和焦急的心情等待著争论的结果来重拾被??歪曲高句丽历史的韩《朝鲜日报》,居然会对中韩两国的国家元首关于高句丽争议的重要的最新谈话,向本?》,而这一次则专门到了《东亚日报》的网站想看个仔细,但发现《东亚日报》对胡卢峰会的报导更简单,同样没报导卢武铉的最新谈话。显然,这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别有用心的信息封锁。如果封杀消息发生在中国则不足为奇,但却发生在民主国家韩国,真不知让人说什么才好。

  4.把隋唐讨伐高句丽定义为侵略是对现代文明和历史事件的双重曲解

  2004年12月07日,《朝鲜日报》报道了题为“美《纽约时报》指出中国严重歪曲历史“的文章并把文章编入了“高句丽历史争议”专栏。但如果仔细阅读全文,就会发现《纽约时报》指责的是中国歪曲韩战和二战时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一段历史,并不是《纽约时报》也认为中国歪曲了高句丽历史。

  我们注意到,9月17日的研讨会后,中国有学者在香港《文汇报》发表了两篇关于高句丽历史的文章。对于这两篇有关高句丽历史的专门的学术性论文,一直高度关注高句丽争议在国际上反映的韩国媒体并没有把这些带有不同的声音的学术论文向本国的民众转载。而现在却把《纽约时报》这篇谴责中共歪曲韩战和二战历史的文章拉来滥竽充数,并指鹿为马地加上自己的私货。

  《朝鲜日报》在直接引述《纽约时报》的指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和教师们的授课内容充斥著歪曲的历史课大量删节的历史”后,马上加入了自己的私货,紧接著写道“这就意味著中国学生没能学习到中国在隋朝和宋朝(原文如此)时侵略高句丽,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侵略越南(原文如此)和1979年中越战争等真实历史的原因和经过。“

  看来撰写这篇文章的韩国人根本不熟悉中国历史,不然就不会连基本的事实也错误频频了。至于中共如何歪曲韩战和二战的历史以及《纽约时报》的指责是否全部符合事实,已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不做评述。笔者想探讨的是隋唐讨伐高句丽是侵略?因为谴责中国对高句丽的侵略是最近在韩国媒体经常都可见到的议题。

  众所周知,辽东在七雄时是燕国,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成了中国的当然国土。此后高句丽在辽东立国,趁中原处于战国时期和南北朝内战,不断向四周扩张。等隋朝统一了南北朝后,高句丽担心会是下一个目标就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不断搔扰辽西,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分离倾向。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场,对同一个问题就可能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站在中原的立场,高句丽是要把中原的固有国土分离出去,是大逆不道应该讨伐?站在高句丽的立场,我兵强马壮,就是愿意独立门户不接受中原的统治,有何不妥?

  的确是两方各有各的道理,因为那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完全没有任何的国际法,一切都是以武力来定断的。辽东属中原的固有领土是打仗得来的,任何人想将之占为己有必须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当双方的利益冲突无法调和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实力的较量。唐朝毁灭了高句丽?能说明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唐朝比高句丽强大。反之,高句丽也可以直捣中原灭唐。如果有能力还可以继续挥兵西进攻入欧洲或波斯湾,成为一代天骄高句丽王,那整个中国,中亚和部分欧洲的历史就会重写。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高句丽没能创造如此亮丽辉煌的历史业绩,仅此而已。就是因为完全没有任何的国际法,古代的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

  然而,不停的开疆拓土导致战争连绵草萱人命涂炭生灵。随著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始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稳定的生活。于是慢慢地就有了国家主权,领土的概念,有了关于国家版权的国际法。中国的疆土之所以辽阔,是因为古时候的国家强大,那时武力就代表了一切?到了俄罗斯强盛时,单纯的武力占有已经行不通了,还得对方承认,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再到日本想?疆拓土的时候,就变成了人神共愤的法西斯侵略战争了。这就是人类社会走过的历史进程。

  因此,今天的韩国的媒体一再把隋唐攻打高句丽定义为侵略战争来谴责,不但是吃不到葡萄酒说葡萄酸的心态反映,更是对现代文明和历史事件的双重委屈。除了误导舆论,煽动不必要的反华情绪和民族仇恨之外,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研究没有任何的正面的意义。

  最能欣赏韩国人的庐山真面目的莫过于这样一幕了:韩舆论一方面公?攻击隋唐攻打高句丽是侵略,但在韩歌剧《啊,高句丽!广?土好太王》里却把高句丽在辽西扩张和向南攻打百济在讴歌为“扩展韩民族的领土”的“富于进取性的高句丽壮士”?同时又对高句丽被唐朝征服二百多年以后在半岛发生的另一场战争新罗攻打百济极力美化大唱赞歌。韩国的教科书把其称之为发生在东亚的最伟大的历史巨变,因为那一次武力合并实行了韩民族的统一催生了今天的韩国。韩国人的这种对相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所采取唯我独尊舍我不容的双重标准,一次又一次地用己矛捅破己盾,?能惹人耻笑和自取其辱!

  今天,重温古高句丽的这一段的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自豪的说:高句丽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以“贞观之治”而流芳千古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继承隋皇未竟的意愿,亲御指挥大唐军浴血奋战为我们民族赢得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古往今来,在神州大地上代代相传的历史故事“薛仁贵东征”,表达了后人对先辈业绩的缅怀?但令人不解和遗憾的是:当今天,在一千三百年前高句丽灭亡的时候还没有立国的韩国,仅凭四百多年前明皇恩赐的一部分的高句丽故土,就企图把高句丽划入韩国的历史,还反咬一口说是中国人歪曲历史,目的是要为以后的领土扩张开路的时候,中国的历史学者却不能自由地发表意见反驳,中国的媒体不允许做公开的报导,中国的国民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与邻国发生了争议,却被蒙在鼓里被剥夺了知情权,中国的国家元首在面对韩国全国上下“决不允许中国歪曲历史”的抗议声中,给韩国总统带去的口信是:“我本人和中国政府对韩国实行亲善政策”。真不知道隋帝唐宗和大隋军大唐军将士,以及包括对朝鲜实行亲善恩赐政策现今又被韩国人恩将仇报的明太祖朱元璋等人在内的这些华夏先人的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

  一个曾经称王无敌了几千年的古老帝国,在败落了百多年以后谋求复兴,必然会受到了现代强权的中伤围堵。因此睦邻的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句丽历史争议由于美中情局插手,已经变质为韩国对我东北三省怀有吞并野心,并梦想著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解体时付诸实现的全盘部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中国政府还一厢情愿的想把争议限制在学术讨论的范畴,想以此来不影响两国现在的友好关系只能是徒劳的。

  正是由于上述的原因,从高句丽争议开始至今,中国政府所采取软弱的低调忍让并没有收到息事宁人的效果,反而使心怀鬼胎的韩国人更加有持无恐。如果任由韩国政府继续向向国民灌输高句丽是韩国的历史,韩媒体持续高分贝地宣扬满洲是古代韩民族的“北方领土”,韩国的普通民众都怀有仇恨中国,要持机收回“他们的故土”的所谓全民共识,甚至是南北统一后的另一个民族夙愿,现在的中韩关系就能健康发展?难道这不就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挑拨的目的所在?这就是胡锦涛所说的“用智慧来解决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对著这一股由于美国人在幕后策划而引起的中韩关系中的逆流,中国政府如果及时不奋起反击,是否要等到韩国政府得寸进尺接纳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的提议把满洲的编入所谓的韩民族古代历史时,再大打一场外交战?灭国先灭其史,中国当今的共产党政府?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天职何在?!

  伪满洲国时期,不少的朝鲜人充当日本鬼子的帮凶,被称为“二鬼子”。这些“二鬼子”与今天韩国国内清查的“韩奸”是一路货色,老一辈得东北人至今记忆犹新,高丽棒子的恶名由此而生。现在,自持有美国新主子的撑腰,这些高丽棒子又在对我东北三省的疆土虎视眈眈,难道曾经在上个世纪饱受大小鬼子殖民奴役的东北同胞,在二十一世纪还要再一次面对“韩国鬼子”新的殖民威胁?!

  笔者不是政论家,也不是历史学者,只是一名的普通的海外华人。仅凭著“位卑不敢忘忧国”理念,一直关心关注著中国的近况和发展,也关心著中韩之间的这场高句丽历史争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原帖地址:http://www.lph.za.net/archiver/?tid-1512.html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蓬
  2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净坛使者
等级:管理员 贴子:1033 积分:1776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4/23 16:18:10
  发贴心情 Post By:2006/6/26 20:50:56

韩国历史书上的地图

韩国人不要脸到这份上还真不容易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原图地址:http://www.bigcomic.com/forum/NewsDetail.asp?id=50309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8 13:15:52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蓬
  3楼 个性首页 |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加好友 发短信 净坛使者
等级:管理员 贴子:1033 积分:1776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4/23 16:18:10
  发贴心情 Post By:2006/6/26 20:57:34

高句丽与中国


    高句丽与中国的关系,或许可用“叛服不常”四字带过,其实高句丽的战略意图还是很清楚的。打开地图,高句丽建国之初仅在浑江、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四面皆敌:西面为汉辽东、玄菟〔注:第二玄菟郡〕二郡,南为乐浪、带方二郡,北面是夫余,东边有沃沮。因此,除了对周边小邦和夫余、沃沮进行吞并、打击外,对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时战时和的态度,但中心是围绕着蚕食、兼并上述四郡进行的。一旦中原王朝强大时采取称臣纳贡的恭顺态度;中原一旦有事或国家分裂,即乘机入寇侵掠,以收渔人之利。中间虽几经反复,有几次还因受到中原或地方朝廷的报复性讨伐而几乎亡国,但在五世纪初还是完全达到了其战略目标:上述四郡先后入其囊中,夫余等也先后征服,西至辽河,东、北已无强敌,东南与百济、新罗接壤。其后鉴于北魏已兴,向中原内地进取的可能性不大,长寿王于427年从丸都城迁都平壤,致力于向朝鲜半岛南部发展,以打击百济、新罗为主;对中国则以辽河为界,采取守势。当中国再次统一起来后,高句丽以其倔强,击败了隋炀帝大军的进讨。后来又与唐朝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战争,最后终于在内部分裂,外部强敌压境的局面下灭亡。


    1、高句丽与东汉:打打停停

    高句丽立国之初,主要精力在于吞并周边小国以及应付象夫余这样的大国,还没有力量敢向天朝叫板。高句丽建国称王后,西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也承认其高句丽王号,并令玄菟郡管理。事情还是从王莽同志那里搞糟的,这个王皇帝一来比较讲究礼仪规矩,象高句丽这样的小国怎么好僭越称王?于是降一级为侯;二者还有给别人改名字的喜好,比如“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等等。待匈奴反了,就集三十万大军准备讨击,并征发高句丽人助攻。高句丽人不愿和匈奴打仗,派去的兵纷纷逃亡塞外为盗寇,还打死了辽西大尹田谭。这还了得,王皇帝派大将严尤来讨,严尤摆了个鸿门宴,斩了高句丽边将延丕,大获全胜。王皇帝大悦,又发挥了一下自己的嗜好:下旨贬高句丽为“下句丽”,高句丽王为“下句丽侯”。高句丽从此以后就成为东北的一大边患。公元14年高句丽人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注:高句丽既是族国名,也是县名〕,这是第一次攻陷了汉家的郡县。

    公元28年,东汉辽东郡太守发兵讨伐高句丽。大武神王高无恤坚壁清野,退入国都〔注:时国都为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县〕附近的丸都山城〔注:今集安县西之山城子〕据守。汉军围困了三个月,高句丽人粮食将尽,大武神王急中生智,以犒军为名,派人给辽东太守送去了酒和捉到的鲤鱼。太守以为城里粮草充足,只好退兵。高句丽躲过了第一次几乎亡国的厄运。四年后,汉光武帝因偃武修文,重新册封恢复了高句丽的王号。但高句丽并未因此而停止对东汉的侵扰,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鸭绿江南的乐浪郡发动进攻,一度占据。七年后,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复了乐浪,阻止了高句丽的扩张,并划定朝鲜半岛上的萨水〔注:今清川江〕以南地区归东汉直辖,以北属高句丽统领。从此时起,高句丽的触角开始伸入了朝鲜半岛。

    此后高句丽与东汉中间维持了六十余年的和平,高句丽太祖王高宫在一世纪的下半期一直频频出击,周边小国陆续纳入其麾下。待周围统一,内部的王权经整合而大大增强后,于二世纪时重新寇边。至146年太祖王传为于弟次大王时〔注:太祖王在位91年传位于弟,又活了近二十年才死,寿命之长真是罕见!〕,高句丽与东汉发生了以下的几次较大的冲突:
    105年春,高句丽人寇略辽东六县,被太守耿夔击破,斩其渠帅;
    118年,高句丽与秽貊联合寇汉玄菟郡,攻华丽城;
    121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等击高句丽,被高句丽用诈降计打败,死伤二千余人;
    同年夏,太祖王合鲜卑共八千人侵辽东,太守蔡讽以下百余人战死;
    同年冬,太祖王合马韩、秽貊共万余攻玄菟郡,汉军得到两万夫余军的援助,击退之;
    146年 袭扰汉乐浪郡,杀带方县令,掠太守妻子。

    太祖王之后,次大王、新大王、故国川王三代,对东汉采取了顺服的态度,除偶尔小冲突外,基本上罢兵休战,达半个多世纪。


    2、高句丽与公孙氏:远交近攻

    东汉末年,公孙氏雄踞辽东,远近戎夷咸服。高句丽与公孙氏的关系初时较睦,还曾出兵帮助其剿灭山贼。但196年高句丽新大王初即位时,王兄拔奇曾得到公孙度之助,起兵争位,旋败死。从此高句丽与公孙氏就结下了墚子。公孙氏欲入中原争锋,必须要先解决高句丽这个后顾之忧;高句丽要想实现独霸辽东的预想,也必须要排除掉公孙氏这个障碍。二者都心怀鬼胎,互相提防。但高句丽毕竟力弱,主要采取保境安民的守势,待机而动。公孙康时曾给高句丽以重击,并焚毁其国都国内城,高句丽被迫迁都山城丸都(吉林集安以西之山城子)。

    高句丽在外交上对待公孙氏的一招就是远交近攻,分别与吴、魏建立了关系。233年,东吴曾派使者出使辽东公孙渊处,后来公孙渊反目,杀死为首的两使者。使者团中有几个逃亡到高句丽,假称奉孙权之命而来。从此高句丽与东吴一度打得火热,东吴还赐予高句丽东川王为“单于”的称号。但好景不长,曹魏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关系继续发展下去,频频派人出使高句丽,促其与东吴断交。几年后高句丽迫于魏国压力,与吴绝交,斩吴使胡卫等,送首级与幽州。

    形势发展很快,随着诸葛亮死于五丈原,魏国西南战线压力减轻,开始腾出手来收拾桀骜不训的公孙渊。237年,司马懿率四万大军分水陆两路征辽东,并要求高句丽出兵相助。高句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派出主簿大加率数千精兵帮助魏军作战。几个月后,襄平城破,公孙渊走死于梁水,公孙氏在辽东的势力土崩瓦解。魏军随即潜军浮海,又收乐浪、带方二郡。魏在原公孙氏所辖地区设平州,辖辽东、昌黎、玄菟、乐浪、带方五郡,并置东夷校尉于襄平以统管之。


    3、高句丽与曹魏:毋丘东征

    公孙氏败亡后,辽东诸郡尽入魏手。当时魏正忙于与吴、蜀的战争,内部司马氏与曹氏又斗得正欢,无暇回顾。高句丽故态复萌,东川王又开始频频入寇,攻打辽东几个小城,获得一些小胜,便自以为兵强马壮,大吹大擂。有大臣沛者得来绝食死谏,劝国王不要惹恼大魏,招来亡国之运,东川王哪里听得进去。

    果然,不久吴蜀方面战事稍息,魏国派毋丘俭东征,以报高句丽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俭带领魏军步骑万人,东出玄菟郡,向高句丽进发。高句丽东川王亲自率领步骑2万余人迎敌至沸流水,战魏军于梁口(注:今通化市江口村)。两军对阵,以死相搏,魏军以方阵迎敌。东川王被打得大败,魏军斩首数千级。东川王率少数残军狼狈逃回,据守坚固的丸都城。毋丘俭围城后,见山城的西北面山体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采用避实就虚,正面佯攻,西北偷袭的战法,选派一些身强体壮善于攀登的士兵,带着兵器长绳,偷偷地顺着山崖爬上去,先杀死上面的守兵,“束马悬车”,攻破了丸都山城。据《三国志》所载,魏兵“屠丸都”,采取了烧光杀光的策略,唯独对当初劝说国王不要侵犯魏国的沛者得来一家网开一面,“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奔买沟(注:今朝鲜咸北会宁)。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紧追东川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而还〔注:1904年毋丘俭刻石记功碑在吉林辑安被发现,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东川王在逃亡中抑郁死去。〔注:据《三国史记》载,高句丽以诈降计刺杀王颀,打败魏追兵。此事不见于中国史籍,应为其吹嘘之语。〕魏军两次征讨,每次均俘获高句丽人口数千,将他们迁入内地。

    毋丘俭东征,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征讨,魏之势力远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原属高句丽统辖的朝鲜半岛岭东秽貊地区,也归入了乐浪、带方二郡。高句丽几遭灭顶之灾,侥幸苟延残喘了下来。以后四十余年,高句丽不敢再向辽东入寇,并频频向魏、晋纳表称臣,过了一段太平的日子。


    4、高句丽与前燕:千钧压顶

    斗转星移,到了西晋末年,国内狼烟四起,高句丽也欲借中原衰微之机东山再起,并先后蚕食吞并了朝鲜半岛上的乐浪和带方二郡。不料,一个强大的对手――汉化的鲜卑慕容氏政权在辽西崛起了。慕容氏本为东部鲜卑三大部之一,时其首领慕容廆受晋封为“持节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封辽东郡公”。使慕容氏取得统辖辽西、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333年,慕容廆死后,第三子皝继立,337年称燕王,正式建立前燕政权。

    慕容氏立国前后,与高句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据记载,从293年至320年,高句丽先后七次入寇辽东、玄菟、乐浪、带方诸郡;慕容廆也还以颜色,两次进攻高句丽腹地,还掘了西川王的王陵。及慕容皝称燕王后,为进图中原,准备先一劳永逸地解决后方的高句丽问题。建威将军慕容翰指出:通向高句丽有南、北两道,南路险狭,北路平阔。建议佯攻北路,以精锐出南道直捣丸都。此建议为慕容皝采纳。

    342年十一月,慕容皝先派遣长史王寓率兵1.5万从北道大张旗鼓进发。高句丽故国原王果然中计,派王弟武帅精兵5万把守北道的关马山城,自己率部分老弱守南道。不料慕容皝亲领精兵4万,以慕容翰、慕容霸为先锋,偃旗息鼓,从南路掩杀过来。结果不言而喻,高句丽军大败,两员大将被斩。燕军一鼓作气,杀进了丸都城,故国原王落荒而逃。燕军还抓获了国王的母亲和王妃。慕容皝本准备追击,但北路的王寓因力弱战败阵亡,遂决定班师。燕军将丸都劫掠一空,虏走了高句丽百姓五万多口,还挖了国王父亲美川王的墓,带走了王父尸体。最后燕军一把火焚毁了丸都,然后班师回国。

    故国原王返回后只好重建家园,这次不敢再和燕人抬杠,而是收集了各种珍宝和虎皮、人参、鹿茸等特产,派王弟到燕国称臣纳贡。慕容皝只把国王父亲的尸体还给了高句丽。过了十三年后,慕容皝看到高句丽还算俯首听命,又接到送来了大量贡品,才把国王的母亲送回了高句丽,并封故国原王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高句丽王”。

    又过了十几年,前燕被前秦所灭。高句丽将逃亡而来的燕太傅慕容评执送前秦,并向苻坚称臣。高句丽与前秦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372年前秦送僧人、佛像、佛经与高句丽,从此佛教传入高句丽。


    5、高句丽与后燕:攫取辽东

    长期以来,高句丽一直没有忘记向辽东的扩张。然而一直没有如愿,还多次遭到中原王朝和辽东地方政权的大规模讨伐,几次使其邑落残破,王都被毁,濒临灭亡。因此在那个时期,高句丽的疆域很不稳定,经常是得而复失。

    风水轮流转,明天到我家。到了东晋末年,高句丽第十九代广开土王时,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高句丽向外扩张的变化。中原地区的东晋政权已衰败不堪,早已失去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能力;各割据势力纷纷拥兵称雄;慕容氏的后燕政权也因内讧叠起,失去了对高句丽争雄的资本;北魏政权刚刚建立,其势力还达不到辽东;南面的百济政权也因天灾人祸,呈现衰败之象。此时,历史为广开土王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广开土王,又称好太王,名谈德。中国古籍中称其为高句丽王安。他生于公元374年,公元391年18岁时即位,公元412年39岁卒,其谥号全称为“国岗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在高句丽历史上,广开土王以武功显赫而获得赞颂。在好太王碑碑文中,称他雄伟有奇才,“思泽洽于皇天,威武振被四海”,是高句丽各王中比较突出的人物。他即位后,先后打败契丹、百济、夫余,并出兵帮助新罗驱逐了盘据半岛南部任那的倭人,声威大震。

    然而,广开土王的最大业绩,是使高句丽终于占据辽东,称雄东北。在广开土王执政的前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征伐百济的战争中,还腾不出力量进攻辽东,又加上当时控制辽东的慕容氏政权(后燕)还很强大,高句丽人还无力战胜慕容氏,不得不对慕容氏采取臣附朝贡,接受封王的策略。如公元396年,慕容宝嗣位后,曾封广开土王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王。400年,后燕以广开土王“事燕礼慢”为借口,发起进攻,慕容盛亲统3万人马前来讨伐,高句丽不能敌,连失新城、南苏两邑,仅此一役,慕容氏拓地700余里,掠得高句丽5000户。当时,高句丽和后燕相比,后燕还占有一定的优势。

    好太王在顺利打败了百济以后,把主要力量转移到了辽东。公元404年,好大王一反臣服后燕的方针,与慕容氏进行了殊死的争斗,几经反复,终于将辽东地区据为已有。燕王慕容熙两次出兵反击,力图夺回辽东地区,均未达到目的,辽东自此牢牢地掌握在高句丽手中。从太祖王首次进攻辽东,到好太王最后占据辽东,整整经历了300年,此间,经过了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高句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实现了十几代国王的梦想。

    不久,后燕灭亡,北燕据有辽西。待北魏兴起,北燕灭亡时,高句丽迎北燕末主冯弘及北燕遗民至辽东。后因冯弘欲去刘宋,被高句丽长寿王(广开土王之子)遣人杀害。高句丽乘机兼并了北燕一部分遗民,并稳固了在辽东的地位,从中原内战中渔利。

    到长寿王末年时,高句丽疆域空前扩大,其南境自牙山湾经鸟岭、竹岭到平海与百济、新罗相接,扩大到今朝鲜大同江、载宁江、临津江、汉江沿岸,为高句丽全盛时期。据《魏书·高句丽列传》载,其“民户三倍于前魏时,其地东西二千里,南北一千余里”。即东临日本海,西滨黄海,南到汉江流域,北抵辽河为界,是东北亚地区最为强大的王国之一。


    6、高句丽与南北朝:封贡不绝

    公元412年广开土王死后,其子长寿王即位。长寿王是高句丽诸王中精于分析形势,善于掌握全局,敢作敢为,颇为难得的人才。面对高句丽疆域扩大的新形势,他头脑特别冷静,采取了北和中原诸朝,南侵新罗、百济的策略。其时,北魏咄咄逼人,中国北方即将统一,高句丽向中原内地扩张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长寿王于427年将首都迁往平壤,这一举措具有两方面的好处:1)为抵御北部中原诸朝的进攻提供了弹性,保证了王都的安全,不会再轻易出现以前都城多次被毁那样的情况了;2)为推进南进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的事态发展,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从长寿王起,高句丽采取了南进的方针,重点打击百济、新罗;对中原诸朝采取事大纳贡的策略。从五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将近两个世纪,高句丽与中原没有再发生大的战事。朝贡的次数大大增加,从东汉到十六国近四百年,史书记载的高句丽入贡只有12次;而整个南北朝不到二百年,记载的入贡次数却高达109次。是高句丽诸王接受南、北朝册封的记载不绝于史:
    413年,晋安帝册封长寿王乐浪郡公,高句丽王;
    420年,宋武帝封长寿王征东大将军;
    422年,宋武帝加封长寿王散骑常侍、都督平州诸军事;
    435年,北魏世祖册封长寿王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63年,宋孝武帝册封长寿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督平营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79年,齐高帝册封长寿王为骠骑大将军;
    491年,北魏孝文帝册封长寿王为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2年,北魏孝文帝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朗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494年,南齐郁林王册封文咨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
    496年,齐明帝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将军;
    502年,梁武帝萧衍册封文咨明王为车骑大将车;
    508年,梁武帝加封文咨明王抚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18年,北魏孝明帝册封安藏王为安东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20年,梁武帝册封安藏王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26年,梁武帝令安藏王之子安原王延袭其父爵,为宁东将军高丽王;
    545年,阳原王嗣位,梁武帝其袭父爵位;
    550年,北齐文宣帝册封阳原王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宁东将军、高丽王;
    559年,陈文帝诏授平原王为宁东将军;
    559年,北周高祖封平原王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
    560年,北齐废帝册封平原王使持节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公、高丽王。
    562年,陈文帝授平原王宁东将军。

    上述诸多册封中,值得注意的是领护东夷校尉一官职,本是为加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管辖而设立,原由中原王朝派人担任,后改由少数民族首领兼任,仍为中原政权的官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北魏与东晋南朝诸政权有些区别,北魏视高句丽为属国,故封此官;而东晋南朝诸政权以高句丽为藩属国,故在高句丽王前加“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等称号。从公元520年起,中原各王朝不再称其为高句丽王,而称高丽王,这都是由册封诏令而起。但是在《三国史记》中,始终称高句丽,就连中原册封之号,均记做“高句丽王”。可见,“高丽王”是中原王朝所加之号。


    7、高句丽与隋朝:炀帝三征

    隋代周后,又于589年灭陈而统一中原。然而,高句丽在隋灭陈作战时,就担心祸将临头,积极备武积粮,“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很不客气地威胁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灭陈的次年,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册封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郡公、高丽王。

    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十分恼怒,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并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注:今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但已无力投入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高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罢兵。

    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结果611年(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这年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隋先头渡河的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等战死。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每当城池将陷时,守军便用缓兵之计,诸将为炀帝训令束缚,不敢专擅,致使辽东城久攻不下,数十万大军困顿于一坚城之下。六月,隋炀帝亲至辽东城督诸军攻城,同时命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九军共30.5万人,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宇文述军一日七胜,很快渡过萨水(注:今朝鲜清川江),进至距平壤30里处。乙支文德佯为请和,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宇文述等且战且退,至萨水被高句丽军半渡击之,殿后的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皆溃,退至辽东城时仅余2700人。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经海道入浿水(注:今朝鲜大同江),在距平壤60里处击败高句丽军,乘胜以精甲4万攻城,遇伏大败,还者不过数千人,退屯海边。及闻宇文述兵败,亦引军还。八月底,炀帝下令撤军,第一次征高句丽以惨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炀帝大惊,不得不密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又虎头蛇尾地收场了。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注:即卑沙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遂班师还朝。


   
    8、高句丽与唐朝:最终败亡

    唐朝建立后,时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在位,为缓和与中原关系,接连遣使入唐朝朝贡,积极与唐朝修好。唐高祖以国家初立,也对其采取了安抚政策,如册封荣留王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并放回隋时虏获的高句丽人;高句丽也放还华人万余,并毁了由战死隋军尸体筑成的纪念物“京观”,让唐收敛安葬隋军骸骨等。双方使者来往频繁,高句丽曾派人11次入贡,甚至还曾派世子朝唐,一时表现出和平的景象。但背后,双方都明白最终不免一战。高句丽花费了巨大人工物力,在沿唐边境修筑了长城,自夫余城(注:今吉林四平市以西)至海,长千余里,十六年修成。

    唐太宗贞观后期,大唐已空前强盛,东突厥也被消灭了,四夷威服,下面就开始着手收拾高句丽了,用太宗的话就是“为中国报子弟之仇”。贞观十七年(**3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高丽。次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丽。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勣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斩俘两万余人。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驻: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唐太宗击败,余众归降,高丽举国震恐。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

    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共有以下几次:
    **7年,太宗命牛进达和李勣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拔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8年,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
    655年,因高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
    658年,程名振攻克高丽赤烽镇(约在今辽宁海城境),斩首3000级;
    659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

    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发 35军,水陆分道并进。苏定方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屡战屡胜,进围平壤;契苾何力于鸭绿水大败盖苏文之子男生,斩3万人。时百济旧将叛乱,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662年二月命唐军自高句丽班师。退军时,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在蛇水战败,庞孝泰和他的13个儿子(何其多也!)皆战死。

    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击高句丽,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各战场捷报频传:李勣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注: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李勣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再战薛贺水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注: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参考资料

    杨春吉、耿铁华、倪军民编,《高句丽史籍汇要》
    黄斌、刘厚生,《高句丽史话》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
    朴真奭、姜孟山,《朝鲜中世纪史研究》
    姜孟山,《朝鲜通史》(一)
    《朝鲜历史概要》,北朝鲜出版
    《韩国史新论》,韩国出版
    张博泉,《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
    张碧波,《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上)
    王禹浪,《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
    耿铁华,《中国高句丽文化研究十年》
    耿铁华,《集安高句丽历史与好太王碑》
    范犁,《毋丘俭征高句丽的几个问题》
    徐光辉,《中原高句丽碑》
    李健才,《唐代高句丽长城与夫余城》
    刘永祥,《从都城变迁看高句丽的不同发展时期》
    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
    张文才,《中国军事通史(九)》
    杨希义、于汝波,《中国军事通史(十)》
    《中国历代战争史(七,八)》,台湾三军大学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转帖地址:http://www.tf99.com/htdocs/bencandy.php?fid=58&id=1955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转帖]从高句丽争议看韩国野心及背后美国的作用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