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蓝天助学 (http://skyloving.cn/bbs/index.asp)
-- 财务部 (http://skyloving.cn/bbs/list.asp?boardid=12)
---- “蓝天助学”在平凉的爱心之旅 (http://skyloving.cn/bbs/dispbbs.asp?boardid=12&id=5210)
|
-- 作者:fisher
-- 发布时间:2010/3/9 22:16:02
-- “蓝天助学”在平凉的爱心之旅
平凉日报3月8日的报道:
|
本报记者何小龙文/图 “一个人诚心向善,他的许多言行就简单而且低调了。”这是崆峒区职业中学教师于成学写在受助学生档案里的一段话。2006年,由他和平凉铁路中学教师李广平联合外地几名网友发起创办的“蓝天助学”网站,至今已使甘肃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捐助,建立“蓝天”图书室25所,其中平凉市目前受到捐助的贫困学生达186名,在乡镇学校建立“蓝天”图书室3所。5年来,作为义工的于成学走过一段鲜为人知但在受助学生心里洒满阳光的路。他用默然的善举,诠释了“蓝天助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把一个教师的责任和爱心,演绎得无比生动、感人! 一对孤儿的感动 1月19日,记者到位于崆峒区花所乡的崆峒区职业中学采访于成学的时候,他正好要利用假期去回访受助的两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孤儿。于是,记者和他一同去了那两个孩子家。 这回,于成学联系了一辆朋友的“面的”送我们去。以前,很多时候,都是他自费坐通乡公交车或租车去。而到了山区,他则要徒步走很长的山路。“吃点苦没啥,就是一个人走在山路上,感到很孤独。”于成学说。 路上,于成学向记者介绍了那两个孩子不幸的遭遇。 这是兄弟俩,哥哥田玉柱今年14岁,弟弟田玉鹏12岁,与76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们家在崆峒区白水乡大潘村一社。 2005年,孩子的母亲因意外离开了人世,使得柱儿和鹏儿早早成了没娘的孩子,好歹有个勤劳忠厚的父亲,他没黑没明地外出打工,苦苦支撑着这个四口之家,虽说冷清了些,可也其乐融融,生活也有不少的盼头。谁知,2007年4月的一天下午,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已残破的家庭,孩子的父亲因交通事故当场死亡,连一个字也没来得及给孩子们说,只留得无尽的痛苦和思念……《平凉日报》记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报道后,白水乡民政所不仅给了两个孩子经济上的资助,还给他们办上了低保。 于成学说:“我就是看了《平凉日报》的报道后,决定通过‘蓝天助学’网站帮助他们的。我到孩子家里了解了情况后,给他们建立了受助档案,并把相关信息发布到了网站,不久,就有外地两个好心人和这两个孩子结了助学对子,每学期开学前就向他们汇来200元或300元钱。” 不巧的是,奶奶梁会兰带着田玉鹏赶集去了,还没有回来,只有田玉柱一个在家。家里居住条件尚好,比较宽敞,就是显得很空荡。田玉柱现是白水乡甘沟中学初一学生,弟弟田玉鹏是大潘小学六年级学生。田玉柱看起来很健康,脸蛋红扑扑的。他告诉记者,从2007年至今,他和弟弟一直收到河南省洛阳市张元纯叔叔和江苏常州市刘雪燕阿姨的汇款及一些衣物和学习用品,前段时间,张元纯叔叔又给他寄来一个篮球和笔盒,鼓励他好好学习。 让记者深受感动的是,这些好心人不仅在物质上给孩子以帮助,也经常写信开导着孩子,鼓励着孩子,给他们的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张元纯在写给田玉柱的信上说:“我在11岁那年也失去了父亲,对我的打击很大,可以想见你和弟弟的境况。你要想开一点,人生总要有一些坎坷,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它,但我们可以勇敢面对。你要听奶奶的话,照顾好弟弟,好好学习,要想改变命运,只有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改善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会一直资助你的,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你要好好学习,我还希望能够资助到你上大学,好吗?我希望你是一个阳光的孩子,阳光的孩子才有未来!” 刘雪燕写给田玉鹏的信,充满“姐姐”的深情:“从网上看到你们家的资料第一眼,我的心颤抖了,为什么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了你们身上呢,你们小小年纪就承受了本该不属于你们的苦难,不能享受同龄孩子那种快乐和幸福。但姐姐希望你能过得无忧无虑,不带任何思想包袱生活、学习,享受童年每一刻美好的时光,让姐姐看到一个活泼开朗、更加自信的你,好吗?天冷了,姐姐也不知道你有多高,就按照和你同龄孩子的身材给你买了一身衣服寄来,希望你能喜欢,过一个暖洋洋的冬天。” 贫困学生更需要精神安抚 记者了解到,“蓝天助学”网站非常规范,每个义工都有明确的分工。比如,浙江的义工陈险峰负责助学结对,深圳的义工叶泗珍负责助学物资,义工于成学、李广平(调兰州工作)负责捐建图书室和受助贫困学生调查工作。 “蓝天助学”的宗旨是:以网站为平台,在捐助者和被捐助者之间架起一座“爱心桥”,帮助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让贫困孩子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 记者看到,于成学为需要受助的平凉贫困学生建立了非常详细的《受助学生基本信息表》,除了写明这些学生所在的学校、班主任联系方式、家庭状况、造成辍学或贫困的原因外,还有学生自述、家访手记等。 由于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受助的往往又是偏远山区的学生,所以,于成学承担的工作量很大,他不仅要对受助的学生进行走访,还要负责把从全国各地捐到的物资,送到一些乡镇学校。2007年,从广东那边发来4吨物资,要送往崆峒区青龙乡一所学校。他从邮局接收后,为了节省装卸费,他不仅自己掏钱租了车,还当了装卸工,自己装货上车,及时把这批物资运送到了青龙乡。“一位朋友劝过我,别弄这事了,不嫌麻烦,再说做这么多好事又没人知道,何苦呢。我告诉他,天知道就行。”于成学说,“因为‘蓝天助学’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大家都是义工,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我们自己从不沾钱,当捐助者和被捐助者结对后,捐助者直接把捐款寄给贫困学生,我们只将相关情况记录备案。”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于成学对于爱心助学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我时刻想着的是去发现那些急待救助的贫困学生,让他们能早日圆上学梦。但作为义工和资助人,不能是单纯的物质上的资助者,更应该成为贫困学生精神上的抚慰者,用我们的心灵去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除了亲情还有更多更好的友爱与关怀……让他们今生不再体味孤独。” “蓝天助学”继续在传递着爱心 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于成学的手机响了,是受助学生田瑶瑶母亲打来的电话,她欣喜地告诉于老师,她刚收到上海市凌昌荣的500元汇款。 于成学叮嘱她,让孩子以后和那位叔叔多写信,通过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经了解,田瑶瑶是崆峒区职业中学初一学生,家在花所乡潘口村,父母务农,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全家人一直租住在亲戚的一处旧窑庄,家里生活比较困难。2009年12月24日,于成学到她家走访时,了解到她家的实际困难后,就把她列为救助对象,在网站发布了她的有关信息。于是,上海市的凌昌荣就向她献了爱心。“蓝天助学”网站从2006年创办至今,已使甘肃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捐助,建立“蓝天”图书室25所,其中平凉市目前受到捐助的贫困学生达186名(不包括已经毕业的高中生),在平凉市建立“蓝天”图书室3所,它们是崆峒区安国乡后虎小学宏良图书室、麻武乡中心小学蓝天图书室,灵台县上良乡朱堡小学图书室。目前,安国乡油坊小学图书室和崆峒区职业中学图书室正在筹建之中。 记者通过QQ对义工陈险峰进行了采访,他说:“虽然‘蓝天助学’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得到帮助,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于成学希望有更多善良的人士加入到“蓝天助学”的行列中来,这样他就会不再孤独。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0 10:08:33编辑过]
-- 作者:秋叶飘飘
-- 发布时间:2010/3/16 20:01:19
--
很感谢有蓝天助学这样的平台,向义工致敬!
|
-- 作者:天蓬
-- 发布时间:2010/3/17 15:38:07
--
以下是引用秋叶飘飘在2010-3-16 20:01:19的发言: 很感谢有蓝天助学这样的平台,向义工致敬!
呵呵 不必感谢 全靠了各位资助人的支持才有了蓝天现在的成就
|
-- 作者:客人
-- 发布时间:2010/3/17 19:39:10
--
好啊,有一帮无私的义工们的无私付出,贫穷的孩子们有书读了
|
-- 作者:天蓬
-- 发布时间:2010/3/25 13:11:32
--
今天在网上找到这张报纸了 截图如下
|
-- 作者:一枚
-- 发布时间:2010/3/28 11:43:45
--
顶礼各位义工!
|
-- 作者:荆爱民
-- 发布时间:2011/3/25 22:43:59
--
向各位义工敬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5 22:44:31编辑过]
|